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3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唐琦 《文史月刊》2006,(1):52-54
2005年夏,《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通过各种权威媒体向社会公布,以广泛征求意见。草案一经发布,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缘起于草案中有关“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在法律上,被权利人(财产的所有人或占有人)遗失的财物称为“遗失物”,拾得他人遗失物的人被称为“拾得人”。我国在1987年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对“拾得遗失物”制度的规定极为泛泛,而在《物权法》草案中,对于“拾得遗失物”则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2.
古运河邮政史的见证——高邮盂城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苏高邮市南门大街靠大运河旁的堤岸上,远远就能看到一座精致的牌坊,那就是盂城驿的人口,沿街两旁都是传统的街市,使人顿时转入昔日古代的繁华。南门大街全长约230米,兴盛于明清时期,是水陆交通的要冲,物资交流的集散地,商行店面鳞次栉比,市面繁荣先后达600年之久。在这条传统街市的远处,立着一座石牌坊,匾额上书“皇华”,这就是盂城驿的主要标志,位置十分显著。在皇华石牌坊前便是馆驿巷内盂城驿的大门和雄伟的鼓楼,它是整条街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3.
明十三陵 沧桑回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的天寿山麓,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总称。从1409年开始营建长陵,到清初建造思陵,十三陵经历了二百余年的建设。其陵寝建筑规模宏大,体系完备,保存较为完整。陵区内共计葬有皇帝13人、皇后23人、皇贵妃1人以及数十名殉葬皇妃。除皇帝陵外,陵区内还有明朝皇妃墓7座,太监墓1座,以及行宫、神宫监、祠祭署等若干附属建筑。十三陵具有陵区建筑整体性突出,陵寝建筑制度独具风貌,自然环境幽稚壮观,保存较完好等特点。其历史遗存不仅是研究明朝陵寝制度,丧葬典制,祭祀礼仪,  相似文献   
104.
山东聊城周家店闸现存比较完好的运河船闸之一。为调节水势.运河上修建了大量的船闸.山东运河因地势较高,设闸最多,元明清及日伪时期在山东运河上总共建了67座供拦水过船用的船闸。后来有些闸因河道改线或闸位变动,在运行期间报废18座.实际利用的49座共同构成山东“闸河”运输链。其中.比较有名的如安山闸、南旺上下闸、济宁天井闸、在城闸、南阳闸、夏镇闸、韩庄闸、台儿庄闸等.大都是重要枢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5.
四.再度辉煌 经过7000年前数百年的繁荣以后,宁家坡原来的居民迁走了,一度喧嚣的台地沉寂下来,对于这次移民的原因、过程和目的地我们所知甚少。一直到大约5000年前,宁家坡迎来了又一批居民,从此进入了又一次辉煌灿烂的全盛阶段,留下了远比仰韶早期丰富的化遗存,演绎了一段更富魅力的佳话。  相似文献   
106.
绍彝字叙五,为余之四伯祖,宣统二年为民政部右参议,家中遗存绍彝日记残本,其中涉及到汪精卫谋炸摄政王事件的一些内幕。现将其相关日记录如下,并就我所知于括号内作些简要注释及按语,望识指正。  相似文献   
107.
琉球国驸马墓位于福建省平潭县苏澳镇钟门猫头乾村,背山面海.墓朝南,面积约60平方米。呈台阶式,分上下两层,每层长约4米.宽7米,三合土封顶。墓前粗石砌墙。墙上立碑,墓体保存较好。据说原来墓碑有20多块,现仅存3块。保存在县文化馆文物室。  相似文献   
108.
西攀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系国家“十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同时高速公路所经过的路线,也是研究中的“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地区在古代是极其重要的文化通道和民族大走廊。此次调查、勘探所发现的文化遗存,为“南方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和翔实的资料;同时也是安宁河流域考古新的突破,对研究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其考古学化大致由绳、弥生、古坟等不同时代组成。而区分绳化与弥生化的重要标志是:弥生时代出现稻作农业以及伴随农业而出现的大量陶器制作——弥生式新土器与带来先进生产技术的渡来人——弥生人。  相似文献   
110.
吕静 《文博》2004,(4):24-29
汉画像石作为墓地祠堂和墓葬内的装饰和加固墓室的建筑构件,产生于汉代,盛行于汉代,是一种在稍加打磨光的岩石板上墨线勾样,浅刻浮剔,再敷色绘彩而成的表现一定情节、内容的综合艺术品。我国该遗存较多的地区有:山东鲁南、苏北徐州、河南南阳、山西吕梁和陕北地区(图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