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渊源及其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司法审查制度是指法院尤其是联邦最高法院有权对国会立法、州立法以及各州法院进行审查.判断其是否与宪法条文相抵触。它是在英国习惯法司法理念的熏陶下,在北美早期司法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成的。尽管在宪法中没有明文规定最高法院拥有司法审查的权力,但从殖民地时期起,相继有判例表明最高法院对这一权力的实施,可以说,它的建立来源于实践而非理论。  相似文献   
22.
马叙生 《百年潮》2002,(7):74-76
在日本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认为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他们尊崇天皇为至高无上的现世神,他们对日本的侵略罪行概不认帐,说东京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不公正,南京大屠杀是最大的谎言,还经常派人爬上中国领土钓鱼岛滋事,他们主张修改战后日本宪法,复活军国主义和拥有核武器,等等.这些人通常被称为右翼人士,他们的组织被称为右翼团体.有资料说,在日本这样的团体有近千个,每个团体有成员几十、几百至以千计不等.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以肯定和美化对外侵略战争为基本特征的右倾化思潮在日本社会泛滥成灾。针对此,日本近代社会思想史专家、教育学博士安川寿之辅先生最近山版了题为《福泽谕吉的亚洲认识——重新研究日本的近代史形象》的专著,以上可争辩的事实打破了战后50余年来的神话,论证了生活在明治时代的福泽谕吉是现在日本右倾化思潮的总根源。  相似文献   
24.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之后,我们党坚持开展武装斗争和农民运动,开创了许多革命根据地,并陆续建立了各级革命政权。为了统一领导各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工作,于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25.
宪法规范的效力是指宪法规范对宪法关系的各个领域所产生的普遍的约束力,形成客观上应遵循的规则。宪法规范的这种普遍约束力就是要对国家权力进行合理配置,约束各权力在宪法划定的轨道内运行。通常人们把宪法规范效力的实现方式分为直接效力和间接效力,也就是直接适用和间接适用的区分。本文试图通过对目前学界对宪法规范效力的三种学说的分析入手,逐步确立自己的观点,即宪法规范应当具有实质的直接效力。  相似文献   
26.
1970年3月8日,毛泽东提出召开四届人大和修改“宪法”的意见,并建议“不设国家主席”。于是,8月下旬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上就通过了一个《宪法草案》,其中写明了这两条,即:确定林彪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和不设国家主席。  相似文献   
27.
贾思京  刘岳兵 《历史研究》2023,(5):124-142+222
明治宪法》的颁布将明治时代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奠定了近代日本宪政体制基本框架。天皇宗教权威是通过重申“天照大神—天皇”结构,使天皇“神圣”化以及“神圣天皇统治”共识化而形成的,是官方宗教政策与社会尊皇倾向相互“匹配”的结果。明治政府主导的祭政一致、祭教分离体制,明确“天照大神—天皇”传承是天皇统治神话的核心内容。“神圣天皇统治”的政治神话以“国体”形式落实在国民世界观、价值观之中,推动了“神圣”天皇共识化。近代日本存在以“神圣”天皇为中心的宗教文化,并非现代意义上的世俗国家。  相似文献   
28.
甲日&;#183;洛迪一行到北京向中央提交了一份“备忘录”。这份文字列出了有关“真正自治”的各项条款,把中央的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对立起来,否定、限制和嘲弱中央政府的权力,否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最高立法权威,甚至企图由国外分裂主义集团来修改《宪法》,从而实际拥有相当于独立国家的权利。  相似文献   
29.
试论孙科的宪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金康 《史学月刊》2003,(3):126-128
南京国民政府及“行宪”政府时期,继胡汉民之后,孙科任立法院长达16年之久,主持训政、战时和行宪立法工作。孙科早年留学美国,主修政治。对西方法律思想颇有研究,立法院长任职为他施展专业方面的特长搭建了平台,也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在这一职位上,孙科阐释了他中华民国的宪法思想,包括宪法地位、作用、性质、标准、意义,实施宪政的难度以及实施宪政后的多党体制等问题。本文拟就孙科宪法思想方面,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30.
张元雪 《沧桑》2010,(3):49-50
作为两种不同文化形态背景下的中国和西方宪法文化,存在着诸多差异,这种差异性决定了中国和西方两种文化视阈下对宪政理念的不同理解,影响了各自的宪政实践。此差异主要表现为:性恶与性善的人性预设、个人自由与国家集体至上的宪政理念、社会契约的"契约政府"与家国同构的"父家长制"、现代法传统与官僚法传统等的区别。西方的宪法文化促进了宪政的产生,而中国的宪政运动却缺乏支持宪法存在的文化氛围。因此,中国的宪政建设要取得成效,就离不开移植和培育宪法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