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收藏家》2014,(11):36-42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一西周早期青铜斧,器长方銎,銎口下凸起一周弦纹,短边一侧附一半环状钮,圆刃无角;器上铸铭文“康侯”(图1)。同铭器共两件,另一件藏于故宫博物院(图2)。两器系20世纪早年同出于河南浚县,为于省吾旧藏。此“康侯斧”尺寸虽小,但器中却蕴含着有关斧、钺贯穿于中国上古时期作为礼器之象征与西周初年“封建诸侯”等一系列深厚的历史信息,可谓“小中见大”。  相似文献   
62.
博物馆是一个开放的柜窗,博物馆作为大众的文化教育机构,是国家或地区政治和经济的缩影,它向国内外观众用形象化的事物介绍历史、现状和将来的展望。随着对外开放、对内加强交流协作的不断深入,博物馆的类型和数量越来越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关系更加密切。统计资料表明:2013年我国博物馆数量已达4165家。  相似文献   
63.
里根上台执政后决定与中国建立战略联系,以共同应对苏联的威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美两国实现了高层互访以及武器出售、高技术转让等军事交流,形成了联合抵制苏联扩张的合作关系。但由于1989年东欧剧变、苏联威胁逐渐消失等冷战形势的变化,加之中美间固有的台湾问题、意识形态等矛盾,导致两国战略联系在1989年因为一个政治导火索而走向终结,中美关系跌入低谷。  相似文献   
64.
周子信 《文史春秋》2014,(10):33-34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是于1920年8月在上海首先建立的。稍后在陈独秀、李大钊的推动下,于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相继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名称不一,有的叫“中国共产党”,如上海;有的叫“共产党小组”,如北京;有的叫“共产党支部”,如湖北。其他地区党的早期组织也都离不开这三个名称,但没有一个叫“共产主义小组”。  相似文献   
65.
龙新民 《百年潮》2014,(9):65-72
正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影响深远,世界瞩目。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对外交流交往的日益扩大,中华文化以坚定雄健的步伐进一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文化交流,在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架设起一座座友谊的桥梁。"春到河畔迎新年"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新加坡,是一个风光秀丽、和平安宁的花园岛国。由于新加坡华人占主要成分,这里的街巷景致、民风习俗,保留着浓厚的中华文化的传统。中国农历的春节  相似文献   
66.
美国早期来华传教士开启了美国汉学研究的大门,对美国认识近代中国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本文以早期美国来华传教士的汉学研究为中心,选取裨治文、卫三胃、丁韪良等几位具有代表性的传教士为主要介绍对象,分析总结美国早期来华传教士汉学研究的特点,突出传教士对早期美国汉学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7.
《世界遗产》2014,(3):112-112
<正>英国剑桥大学"康河计划——保护即将消失的世界"启动于1983年,致力于社会人类学、历史学和文化遗产研究的创新与沟通。它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和保存即将消失的世界的信息,通过展示、研究与教学,传播不同社会与文化的知识。它通过互联网络渠道,让亚洲和西方文化有更广泛的可应用性材料的留存、传播与交流。自1983年以来,康河计划活跃于剑桥大学  相似文献   
68.
《世界遗产》2014,(7):138-139
2014年5月26—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本次对话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RADI)主办。  相似文献   
69.
历史时期河西走廊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西走廊是我国古代西北多民族多文化分布的重要地区,民族文化交流与整合持续发生。本文通过对河西走廊多民族文化发展过程、动因及机制的分析,认为异质文化因子的不断介入,使河西文化在变化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取得一致。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整合是形成河西走廊以汉族儒家文化为主体兼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地域复合体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70.
中山国灵寿故城附近最近零星发现有所谓“直刀”币①,对于探索有关问题很有帮助。现简要报道如下:1.2005年10月初,在灵寿县古城村(灵寿故城东约6华里)发现罐装钱币,内装刀币21枚,多残断。我们见到完整的9枚,通长在142—147mm之间,多为15—16g,有3枚重13—13.5g。绿锈。正面柄部均有1条线,背部平素。脊背郭线与柄部郭线上下贯通。背弧。刃部有郭(图一、图二,插二下)。详细数据见下列表格。2.2002年,在灵寿县冈北村南(灵寿故城北约2华里)发现刀币2枚(可能出自墓葬)。绿锈。一枚刃部稍残,未见郭线,柄部正面1条线,背面平素,脊背郭线与柄部郭线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