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0篇
  5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8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31.
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苏夏在他的《歌曲写作导读》里说:“诗是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歌曲是美化加工了的语言”。[1]由此可见,语言因素对歌曲曲调有重要的影响。“民歌同一切民族文化一样,都是产生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劳动之中,”[2]“民歌的创作过程和它的演唱、流传过程是不可分割的”。[3]传统民歌的传承主要靠口头世代流传,与方言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的语言差异,形成了我国丰富和风格不一的传统民歌。  相似文献   
32.
根据地方志等历史文献记载,金坛等苏南地区村落通名中的"住、驻"实为本字"墅"的方言记音字,"墅"是东晋永嘉南渡后北方南迁士族在苏南农村建立的庄园或田庄的古称。金坛另一个特色通名"坵"是根据当地方言读音来记录地名"墟"的方言俗字。苏南村落通名"墟"的含义是古村,这些村落可考的历史有千年左右。  相似文献   
33.
黄晓蕾 《中国地方志》2020,(5):106-114+128
学界关于民国时期黎锦熙国语思想和国语运动史观的研究日渐深入,几成显学,而关于黎氏在民国中后期的方言概念、方言调查主张乃至方言谚谣志的研究却相对沉寂,不够系统深入。梳理民国中后期方言政策的机构活动、注音工具和工作计划,分析黎锦熙《方言谚谣志》3种的编写背景、编写体例和编写内容,认为《方言谚谣志》3种体现了民国中后期的方言政策,总结了民国中后期的方言志编写体例,是民国中后期的方言政策研究和方言志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4.
付纯华 《神州》2012,(25):75-76
德语是德国和周围国家使用的一些方言的统称。奥地利德语的基础就是奥地利大部分地区所讲的方言巴燕语。一般语言学家认为瑞士德语是德语的一个方言,它与施瓦本方言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35.
福建在古代,由于交通闭塞、开发较迟,当时中原地区已进入封建社会时代,而福建仍为原始部落散居的地区,故曾被人视为“闽蛮”、“蛮荒”之地。加上高山连绵不断,溪河险阻,方言十分复杂,外地人根本听不懂,  相似文献   
36.
林晓文 《世界》2006,(9):54-55
从德国时尚之都杜塞尔多夫GPD专业成衣博览会,到“花都”巴黎的“浪漫之景”时装展示周,代表全球时尚潮流的女装时尚依次登场亮相,于是有关这一季流行的风貌也清晰起来。我们不妨从以下的关键词汇中预览一下最新的时尚密码——  相似文献   
37.
自2005年春以来,韶关市武江区史志办积极探索区情调查路子,围绕区内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内容,先后发出《关于填报武江区有关基础数据的通知》和《关于填报方言使用情况调查表的通知》,要求区属5个镇填报各自然村姓氏、人口、方言分布、族谱、历史名人、古迹、古墓、文物、文献及本地人曾任副处(团)级以上官职等资料。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资料补充整理之中。  相似文献   
38.
汉魏六朝石刻语料数量丰富。而且极具时代特色。在词汇研究上意义重大。考释其中的词语,有利于碑的疏通理解,可以弥补辞书用例的漏缺,对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甚至全面认识这一时期语言的全貌也有积极的作用。本选取汉魏六朝石刻若干词条,采用排比例证、词义溯源、结构分析等方法进行考释,希望能对前贤或辞书的成说有所补正。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