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5篇
  免费   0篇
  4015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322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新疆地方志》2009,(2):14-21
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轮自治区地方志编修工作的通知》(新党办发[2006]10号),特制定《新疆通志(1986~2005)》(以下简称《新疆通志》(简志))编纂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22.
藏区要闻     
《中国西藏》2009,(2):94-95
西藏全面建立城乡医疗保障制度,西藏拉萨拉鲁湿地栖息62种珍稀鸟类,中央优惠金融政策为西藏农牧区“让利”4亿多元,西藏正式成立中央储备粮拉萨直属库,拉萨八廓街等老城区将安装统一路牌巷牌.  相似文献   
123.
霍巍 《中国西藏》2009,(3):56-59
18年前,我第一次踏上吉隆这块神奇的土地,开始了我的西藏考古之行,吉隆的山山水水和这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留给我许多珍贵的记忆。2008年9月时隔多年我再次重返吉隆进行考察,江山依旧,却是旧貌新颜。  相似文献   
124.
“托在掌心上的透明余甘子”——《四部医典曼唐》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9月1日,西藏藏医院老院长强巴赤列教授的助手次旦久美先生把《藏医四部医典八十幅曼唐释难&;#183;蓝琉璃之光》(以下简称《曼唐》)一书送给我,希望做个介绍的时候,我有一种难以承受的负重感。这部有160幅彩页,1160页文字,总容量达160万字的皇皇巨著,在西藏藏医药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次旦久美的不断鼓励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5.
鸡作为“六畜”和“十二生肖”之一,常被视为吉祥辟邪的化身,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疆考古发现大量的与鸡形象有关的文物,表明新疆自古以来就与中原地区保持密切联系。中原地区鸡崇拜和丧葬用鸡的习俗随丝绸之路传播到新疆并被当地居民所接受,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对新疆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见证之一。  相似文献   
126.
2008、2010、2021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在新疆哈密市和巴里坤县文物管理部门的协助下,先后三次对新疆巴里坤县八墙子岩画进行了调查,发现并记录了数量丰富、特色鲜明的岩画。从该地点近二百块刻画岩石中挑选出30个典型画面进行分层、分幅分析和分类统计,认为该地点岩画题材多样、刻画生动,多描绘动物群落、动物捕食、狩猎、战争等场景。可分为四期,不同时期岩画的数量、风格、内容皆有明显差异,为进一步认识东天山地区史前聚落组成与文化互动提供了宝贵的图像资料。  相似文献   
127.
源起藏北那曲给人们一贯的印象是绵延起伏的无垠草场,遍地牛羊,冬雪夏花,雄浑的山峦与圣湖辉映,帐篷里飘荡出的是淳淳奶香和悠扬牧歌。雄浑与苍茫就是那曲的代名词。这块神秘高地的平均海拔在4500米之上,当各种变幻莫测的极端气候来袭,人们更觉得这里不是个宜居之地,然而,在那曲东三县之一的索县,却有着不一样的藏北风情。  相似文献   
128.
2007年,当我开始在拉萨长期居住,每天都流连于八廓街的各种摊位,流连于各种藏式宝贝当中。我发现并开始关注一类造型奇特、质朴、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型金属物件。在各种金属器具的马具、藏族配饰丛中,这一类体积较小,颜色深暗,零散、成型或者已破损残缺的金属小件,被藏族人称为“天上掉下来的东西”,每当问到具体出处,他们总是摇头不知,说只是知道来自于天上。直到后来我才知道,这些原来就是西藏天铁。  相似文献   
129.
Lois 《西藏人文地理》2012,(1):128-135
在2007年,我还是一名少不经事的大三学生,背起行囊去西藏的念头全是源于当时摄影课上老师播放的吕楠先生的《四季》,这组作品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以至于驱使着我在那一年义无反顾的手持相机跳上了朝向拉萨而去的火车。  相似文献   
130.
光影客栈     
《西藏人文地理》2012,(1):158-159
无论你是学生,是白领.是背包客。还是设计师.企业家;无论你用单反.用胶片,还是用手机。只要你来到西藏,按动快门.留下记忆。就请加入我们的“光影客栈”.和我们分享您拍摄时的心情。发送有趣的照片@西藏人文地理官方微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