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精神分析理论一般被认为是在治疗神经病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个心理学流派。总的来说这个看法是不错的,但是,人们在这样谈论精神分析的起源时往往会忽视一个问题,即构成精神分析理论内涵的那些迥异于以往心理学传统的概念和学说的民俗学来源问题。事实上,对于民俗的关注和对于民俗要素意义的解析,在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建构中的意义是极其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关于民俗的研究,精神分析的理论内容就不能得到充实,精神疾病的原因就不能得到解释,从而也就构建不起精神分析的理论大厦。  相似文献   
202.
百泉书院与元初理学的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旺 《史学月刊》2006,(9):121-124
百泉书院是宋末元初具有全国影响的理学研究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在战乱频繁的宋元之际,百泉书院“慨然以道为己任”(宋濂《元史·许衡传》,中华书局1999年版),致力于理学的研讨和传播,不仅在理学理论研究上实现了突破,也开创了理学风行全国的局面,一度衰微的理学在元初得到了复  相似文献   
203.
蒲霞 《史学月刊》2006,(6):119-121
《永乐大典》所收之《新安志》佚被辑录在《永乐大典方志辑佚》(200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下称《辑佚》)一书中,因此书为辑佚之作,故未对《新安志》作过多的探究,目前也未有其他学对此志加以分析和研究.现存徽州府志中,宋代仅存淳熙二年(1175年)罗愿所修之《新安志》,明存三志,最早的一部是弘治十五年(1502年)编修的《徽州府志》.在这320年间虽几经修志,但原志均已亡佚,无法了解到原志的真实面貌,实为憾事.根据《永乐大典》成书时间,这部《新安志》应修于永乐六年之前,故对此志加以研究,发掘其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应该能够起到补阙的作用.鉴于此,笔对这部《新安志》作一初步探讨,并对有关问题作一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204.
《新安志》、《徽州府志》都是徽州以及历史上的重要方志,而明代的《新安志补》作者方信说:补弘治壬戌旧志之阙及拾罗鄂州《新安志》之遗,正讹辨疑,准李肇《国史补》之例。①显然,这是对名志的补充和修正,它的资料性、学术性应是毫无疑问的。遗憾的是,方信在《明史》上无传,几无相关信息,而《新安志补》  相似文献   
205.
中国传统化似长江大河,源远流长,中国理学博大精深犹如这滔天江河,奔流不息。今天,我们深入研究、挖掘、开拓性地批判继承中国理学(或关学),是新时期中国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凝聚世道人心,重铸价值理念弥足珍贵的化资源。  相似文献   
206.
王盛宇 《福建史志》2023,(5):24-28+71
南宋闽籍宰辅黄祖舜之所以具有理学士大夫的身份,其重要原因在于他早年与不同理学家的师承关系。黄祖舜早年的学问师承至少包括四部分,一是与叶顒、陈俊卿同出叶廷珪学派,二是与林之奇共同求学,三是师从理学大师胡安国,四是承诲同乡大贤郑侠。这种复杂的从学经历对其仕途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7.
杨烨 《江淮文史》2010,(2):106-108
<正>赖少其先生的书画,举世闻名,他早年的版画,曾受到鲁迅先生的关注。鲁迅先生还就版画的发展,与赖少其有过书信往来。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赖少其的书画成就,受到了新安画派的熏陶。他曾对人说过,自己认真学习了明末歙县画家程  相似文献   
208.
郭因 《江淮文史》2005,(5):F0003-F0003
孙逸 孙逸,字无逸,号张林,安徽省休宁县人,为新安四大家之一。长期寓居羌湖,生年不详,本年据资料可定为1658年。所作山水画受李永昌影响颇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