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庞艳 《黑龙江史志》2013,(22):56-57
<正>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各级部门对村级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要使村级管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健全村级基础档案,强化村级会计档案管理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由于传统管理模式的根深蒂固,一些村干部认为农村工作每天就是面向农民,讲究的是实效,村级会计档案能建则建,不建也无妨,造成村级会计档  相似文献   
152.
韩宝军 《黑龙江史志》2013,(23):235-235
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执行力就是组织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保证。本文首先从公共图书馆执行力的内涵谈起,然后分析公共图书馆如何提供执行力。  相似文献   
153.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为旅游业新业态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本文通过对"新业态"的内涵解释,分析了河源旅游新业态类型的现状,并提出基于互联网环境下河源旅游新业态发展的对策,以期后续探讨。  相似文献   
154.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旅游热在广大农村悄然兴起。然而这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对河南农民旅游客源市场的现状及其开发策略作了初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其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5.
农家乐是新型的旅游和农民创收形式,发展农家乐有利解决三农问题以及新农村建设。本文以汉中为例,分析了汉中农家乐旅游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6.
旅游业的发展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当今社会关注的两个热点问题,本文提出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是互通互融、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并深入阐述了二者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机制,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探索新的发展思路。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资源消耗低、经济贡献率大、绿色特征显著、兼具经济性与文化性等特点。旅游业的这些产业特性,与新型城镇化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  相似文献   
157.
在城镇化、工业化的加速发展阶段,需要明确农民高质量就业的含义。在当前农民就业培训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双轨制职业教育是能够为新生代农民高质量就业服务的教育模式。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期,在继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城市规模为主的城镇化之后;2012年底,中共中央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的理念。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58.
旅游产业融合是对各类资源的整合提升以更好满足旅游者需求,并达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对于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质量有着重大意义。常熟市作为我国发达县域城市的典型代表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地处长三角的优越区位条件以及丰富的资源环境都为常熟市旅游产业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常熟市在推进旅游产业融合的过程中首先应通过要素融合丰富旅游产品的类型以拓宽旅游吸引面,通过技术融合优化旅游产品的展现形态和体验方式以深化旅游产品吸引力,通过市场融合将新型旅游产品和服务更高效的推向旅游市场以确保以实现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59.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客观要求农民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从微观领域界定农民高质量就业的涵义。当前,农民就业质量不高的障碍因素主要是:公共就业的财政支出不足,农民的知识结构和就业技能抑制了农民的就业渠道和实体经济创造就业岗位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160.
徐平 《中国西藏》2001,(5):22-25
1951年5月的“十七条协议”,使西藏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西藏从封建农奴制社会飞跃到社会主义社会.方方面面发生了质的变化.但这种变化究竟有多大.又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一直缺乏细腻准确的描绘。有感于此,笔先后于1995年和1997年.两次到后藏的班觉伦布村进行社会调查,特别是在1995年时课题组挨家挨户做了问卷调查,回到北京后用计算机作了较为精确的统计分析。通过这些数据的变化,我们可以感受到西藏农村,与祖国同步前进的脚步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