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参与南京大屠杀的侵华日军第十军下属的石田炮兵部队,在1937年11月18日攻克浙江省嘉兴县后树立了一块名为"石田炮兵部队奋战之地"的石碑,以"纪念"该部队不靠其他兵种配合而独立攻克国民政府防御工事的"战功"。建造"纪念碑"等精神武器是战时日本的国策,目的为动员日本民众参加对外侵略战争。石碑不仅是征服中国的殖民符号,而且是以东京靖国神社为中心、从日本国内到殖民地和占领地的祭祀战争亡灵体系的一环。2013年3月,该石碑在离原址不远处被发现。该地为民国时期嘉兴的交通咽喉,也是国民政府江浙国防工程中守卫嘉兴城的最后阵地,因此成为日军的"奋战"和立碑之地。碑文中的日军军官石田保道、桥本欣五郎、藤村谦等人与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东京审判等中日两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孙庆东 《世界》2006,(11):66-66
其实,新加坡的繁荣,更大程度上来自这个传说中蕴涵的那种居安思危、发奋图强的精神。新加坡人所讲的华语,比香港澳门人所讲的更接近普通话。新加坡使用横排简化字,媒体语言规范标准,感觉跟北京郑州石家庄没什么区别。不过新加坡人很关注港台媒体,天天把台湾的政坛风云当成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是中国和新加坡共和国建交16周年。这使我回想起15年前,新加坡总统黄金辉访问桂林的情景。桂林访问的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有几十批,但事先派人到桂林打前站做准备的却不多,而新加坡就是其中之一。1991年8月,新加坡外交部官员专程来到桂林,了解桂林的接待条件和参观访问的项目,为其总统来访做准备。在交谈中我们得知,新加坡共和国总统黄金辉将于9月应邀访华,期间将来桂林访问。这是自中新两国建交以来第一位访问桂林的新加坡元首。据新加坡客人介绍,76岁高龄的黄金辉总统,在新加坡是一位关心民众,德高望重的国家领导人。他1985年第…  相似文献   
14.
林义顺(1879——1936年),字发初,号蔚华、其华,祖籍广东澄海县岐山马西村(今汕头市金平区)。早年在新加坡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参与推翻满清、讨袁、护法、北伐诸役,积极投身中国民主革命。历任广州大元帅府参议、闽粤军总司令部顾问、广东省公署高等顾问、中国银行名誉顾问、北京总统府名誉顾问、国民政府农商部高等咨议官、财政部名誉顾问等职。林义顺在新加坡还先后担任议政局议员、太平局绅、中华总商会会长、华侨银行主席、华侨保险公司主席、潮州八邑会馆首届总理等职。  相似文献   
15.
2005年8月18日—20日,新加坡举行第三届海外华人研究与文献收藏机构国际会议。该会主题涉及甚广,其中有关郑和的论文是这次会议的亮点,郑一钧《郑和远航与海洋亚洲和平发展格局的形成》,吴聿明《郑和下西洋与太仓元明沉船之研究》,吴文焕《郑和是否到过菲律宾》等论文人选。新加坡同时举办“郑和与亚洲海事展”。  相似文献   
16.
陈延杭 《郑和研究》2006,(1):121-122
2005年8月至2006年2月,由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组织筹展《郑和与海洋亚洲》,作为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纪念。展览期间举办一些学术讲座,应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邀请,我10月20日到新加坡,21日作了《中国舟船演变简史》的讲座。  相似文献   
17.
18.
战前新马华文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尤其是女子教育进步较快,但男子教育和女子教育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受教育人数、受教育级别、教育经费和教育内容等方面,本文主要从性别视角分析战前新马华文教育的性别差异及其根源。作者认为,华侨社会的教育理念、教育期望和经济成本是造成这种性别差异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9.
我爱哈吉巷     
李海立 《世界》2008,(4):138-143
在新加坡该做些什么?下次在此逗留期间请务必将“游走哈吉巷”这一项列入你的行程表,并用着重号注明。有大把时间想要消磨的时候,我会几乎不动脑子地直奔啥吉巷而去。 哈吉巷这条被冠以“代表新加坡上辈人生活方式”的巷子,两旁绵延着旧时二层联体房屋,已被当做往日生活印记保护起来。离它不远是著名的苏丹回教堂。如今仍可以看到,在这儿和临近的阿拉伯街,有很多堆着土耳其水烟的餐馆,一到夜晚,各种身份的人坐在门口吞云吐雾。  相似文献   
20.
王建梅 《世界》2008,(1):2-2
东南亚,万千中国人旅行开始的地方。 五年前,我乘丽星邮轮狮子星号环游马六甲。邮轮从新加坡启航,第一天就遭遇著名的苏门答腊风——暴雨夹着闪电拍打舱门,狂风肆虐。进入马来西亚海域,雷雨戛然而止,我站在高高的甲板之上,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雨过天晴”。氤氲散去,天空清朗如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