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3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罗马”这个名字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和光辉传统,恐怕只有“长安”一词可以相比。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全局看,罗马文明在取得自身伟大成就的同时,也在西方文明传统的形成上起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作用,它把极具开创,进步意义的希腊文字继承焉,并在地连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范围内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2.
公元十六至十八世纪有一个中西文化交流互影的历史时期,一方面中国文化在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的欧洲广泛传播,另一方面,从万历到乾隆,中国人对於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中西文化出现了双向交流的热络局面。与十九世纪中叶以後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不同的是,後者是比较主动地去了解世界的形势,而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173.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信息化使整个社会向着信息文明时代又迈进一步,目前,集网上无纸办公智能化、网络化、社会化于一体“电子政府”正在形成规模,作为电子政府重要标志的电子文件的广泛运用则成为信息时代的必须,从而导致未来档案管理的模式及档案馆发展方向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4.
路生 《丝绸之路》2009,(15):5-8
上世纪80年代,沉睡了千年的宁夏灵武瓷窑终于散发出光芒,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马文宽教授在内蒙古进行考古发掘。  相似文献   
17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改革开放之初提出"两个文明"建设,到十五大正式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纲领",再到十六届四中全会发展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四位一体,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发展过程,是在这个总体布局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新任务、扮演新角色、承担新使命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继往开来、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反映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实践品质。  相似文献   
176.
在"文明使命"价值观的指引下,英国人在印度扮演的角色,既是征服者和殖民者,又是统治者和开化者.他们在治理与掠夺印度的过程中,摧毁了印度原有的社会与经济结构,推进了印度社会的近代化,用强力手段将古老的印度拉进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相似文献   
177.
《世界》2009,(11):72-73
如果国家也有生命,卡斯特亚诺斯愿意将墨西哥比做一头豹,足够美丽,以及恰到好处的神秘和凶猛。墨西哥于他,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壮美到令人失魂的海岸与犹如废墟般的民宅共存共生,在拥挤的城市乐园的边缘,玛雅文明风采永存。  相似文献   
178.
张娟  汤菁 《风景名胜》2009,(4):31-31
第十九届普陀山之春旅游节3月13日开幕。本届旅游节以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生态旅游年”为主题,以“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为口号,继续沿用“生态景区,人文体验,游客互动,百姓同乐”的活动形式,向广大群众和来山香游客广泛宣传环境友好型旅游理念。  相似文献   
179.
《风景名胜》2009,(7):141-141
星期六4日这些墙,与一般的围墙不同,常常会根据房屋主人的财力,在上面雕刻一些花纹,用来装饰。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面墙,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为什么放在门口?从皇室到百姓,为什么都有?这中间有怎样的传说故事?敬请收看发现中国之——《迷墙》  相似文献   
180.
齐欣  王景春摄影  李昊摄影 《山茶》2009,(3):I0002-I0002,57-67
从现在开始的3至5年间,在中国大运河上,将会迎来一个“行走的时代”。无数难题都要在田野调查和多方资源参与的前提下找到答案。开辟一条徒步或骑行的“大河小道”,可为大运河遗产提供许多意想不到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