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政治与文学的关系历来聚讼不断,经久不衰。唐代关于二者关系的探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中唐和晚唐出现了代表性的力作,但是初唐并无此方面的系统论述,只是各个时期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而已,而这些成果往往把政治当作文学的背景或影响因素进行简单嫁接,二者的关系趋于表面化、肤浅化和机械化。本文力图厘清近三十年初唐政治与文学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的系统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2.
南京图书馆藏《词曲抄本》,为世罕知。其收录唐五代至清朝顺康年间的词人词作,数量颇丰;在题材上以山水田园,隐逸怀古为主;所藏亦有他书所不载者,其文献价值弥足珍贵。如《词曲抄本》的编者陆小渔即陆士揆,清康熙以后人,颇有休闲养生思想。  相似文献   
53.
吴长海 《丝绸之路》2014,(16):74-75
向往江南,源于唐诗、宋词里文人妙笔的描绘和对北方生活的“审美疲劳”;向往乌镇,源于文学大师茅盾先生的传奇和电视剧《似水年华》取景的唯美。日前,终于走进了江南诗意的水乡,梦里缤纷的乌镇,一睹“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的风采。  相似文献   
54.
玉路歌     
郑欣淼 《丝绸之路》2014,(19):10-11
玉文化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齐家文化得名于甘肃广河齐家坪遗址,年代为公元前2100至前1500年。齐家文化玉器是齐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诸多史前文化玉器一样展示了中华文明起始阶段的重要信息。专家推测,五六千年前即有玉石之路雏形,汉武帝时重新开发利用,商贾将丝绸和药材运往西域,又带玉石等回到中原,武帝因此特在甘肃驿站设置玉门关。为了研究、弘扬玉石之路、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2014年7月中下旬,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物局、西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主办,《丝绸之路》杂志社等承办了“中国玉石之路与齐家文化研讨会”暨“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考察团从兰州出发,一路西行,沿民勤、武威、山丹、民乐、张掖、高台、玉门、瓜州一线,围绕齐家文化主题,考察了民勤三角城、沙井子柳湖墩、山丹峡口古城、四坝滩、民乐东灰山和西灰山、玉门火烧沟、瓜州兔葫芦等遗址,又经青海祁连、门源、西宁、乐都到甘肃永靖、临夏、广河、临洮等地东返,考察了王家坡、罗家尕原、齐家坪、云山窑等遗址,历时两周。考察团有专家学者叶舒宪、易华、冯玉雷、刘学堂及收藏家刘岐江,作家卢法政、孙海芳,复旦大学博士后安琪等,各人的考察笔记将整理结集出版。  相似文献   
55.
严慧  庄森 《安徽史学》2014,(2):144-152
胡适文学思想的核心是进化论,认为文学进化有两条规律:一是文学的自然进化,二是文学的接触进化。文学接触进化论成为胡适考察中国文学发展的思想方法与价值准则,他提出:不同民族间存在不同的文学,民族间的文学没有互相接触、互相影响就会停滞不前;民族间文学只有不断冲撞融合,才能够不断推动文学的进化、发展。中国各民族间文学的接触、冲撞、融合,首先不断推动中国文学观念的演变,促进文学风格的进化;其次,促进了文体的进化,元代的杂剧、明清的白话小说就是民族间文学的接触、冲撞、融合而促生的文体;再次,促进中国白话小说繁荣,创造出中国文学史上明清小说的辉煌。  相似文献   
56.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曾经感染和激励过几代中国人、享誉海内外的《红色娘子军》,是老作家梁信的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但对于这部名满天下的作品,梁信却不愿多谈其本身的辉煌。多少年来,他一直强调,如果没有导演谢晋,没有当时的上影厂厂长陈鲤庭,没有演员祝希娟,就不会有这样一部作品。  相似文献   
57.
刊中人     
《南方人物周刊》2014,(11):12-12
为了表达对科技时代的希望恐惧,作为一种文学手法,作家和电影制作人在20世纪初发明了机器人,它们能够做一些人类不能亲自做的事情,如探索火星;能够做很多人类很不愿意做的事情,如处理未爆炸的炸弹、吸尘清扫地板等等。  相似文献   
58.
张贵芬     
大姿 《南方人物周刊》2014,(18):111-111
张贵芬今年42岁,经历了两次婚姻。她18岁就认识了一个公安,小伙子非常英俊,是当地人,但他父母很不赞同两人交往。尽管身为知青子女的她从小在农村长人、什么家务都会干、漂亮贤惠,准公婆还是给她投了反对票。  相似文献   
59.
本文旨在探讨美国华语文学的历史变迁、社会意义及其文化特性。美国的华语文学初始于19世纪中叶华人首次大批移民来美之际。时至今日,美国华人社会已成为亚洲之外最大的华语文学中心。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及跨国文化交流之影响,更使得美国华语文学风行于世界各地华人社会。那么,美国华语文学有何特性?其作品对华人生活有何影响?与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相比,华语文学有何异同?其作品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之间有何关联?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0.
鱼尾狮作为新加坡的形象标志,充满了丰富的少为人知的吊诡。即使是梳理现有的文学书写,它们对鱼尾狮的本土意象叠加、冲突等也令人兴趣盎然。从见证、记载历史,到对自我、族群文化困境与危机的忧心,再到想当然地对自然生态的捍卫,再到国家、政治、文化认同的变迁,鱼尾狮显然从它诞生时的文化意义上的瘦弱到如今变得羽翼渐丰;但同时,其中的吊诡却也如影相随,“纪恶”的同时却也加强了“恶”,反思其缺憾和内在认同的同时,却也强化了它的文化意涵。本文力图剖析新华文学中这个独特的本土意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