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1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华遗产》2014,(3):10-10
这张明信片上的照片摄于上个世纪初,是法国摄影师热维斯·考特勒蒙特(GervaisCourtellemont)在云南旅行时的作品。斑驳的街道上,两个人正在为运煤车卸煤,加上低矮的瓦房以及不远处的砖塔,都是那个时代最普通不过的场景,但它又绝不普通,因为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摄影手法——立体摄影。  相似文献   
62.
刊中人     
《南方人物周刊》2014,(11):12-12
为了表达对科技时代的希望恐惧,作为一种文学手法,作家和电影制作人在20世纪初发明了机器人,它们能够做一些人类不能亲自做的事情,如探索火星;能够做很多人类很不愿意做的事情,如处理未爆炸的炸弹、吸尘清扫地板等等。  相似文献   
63.
张贵芬     
大姿 《南方人物周刊》2014,(18):111-111
张贵芬今年42岁,经历了两次婚姻。她18岁就认识了一个公安,小伙子非常英俊,是当地人,但他父母很不赞同两人交往。尽管身为知青子女的她从小在农村长人、什么家务都会干、漂亮贤惠,准公婆还是给她投了反对票。  相似文献   
64.
本文旨在探讨美国华语文学的历史变迁、社会意义及其文化特性。美国的华语文学初始于19世纪中叶华人首次大批移民来美之际。时至今日,美国华人社会已成为亚洲之外最大的华语文学中心。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及跨国文化交流之影响,更使得美国华语文学风行于世界各地华人社会。那么,美国华语文学有何特性?其作品对华人生活有何影响?与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相比,华语文学有何异同?其作品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之间有何关联?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5.
鱼尾狮作为新加坡的形象标志,充满了丰富的少为人知的吊诡。即使是梳理现有的文学书写,它们对鱼尾狮的本土意象叠加、冲突等也令人兴趣盎然。从见证、记载历史,到对自我、族群文化困境与危机的忧心,再到想当然地对自然生态的捍卫,再到国家、政治、文化认同的变迁,鱼尾狮显然从它诞生时的文化意义上的瘦弱到如今变得羽翼渐丰;但同时,其中的吊诡却也如影相随,“纪恶”的同时却也加强了“恶”,反思其缺憾和内在认同的同时,却也强化了它的文化意涵。本文力图剖析新华文学中这个独特的本土意象。  相似文献   
66.
当平措扎西啦 把他的新作《世俗西藏》交给我,我告诉我准备召开研讨会的时候,我刚从内地回来,开研讨会,接受课题都是有关藏传佛教的,因此,满脑子都是有关佛教方面的东西,再加上翻译注释《宁玛派教史》的收尾工作要年底完成,所以除了《西藏学》的编务工作外,不可能再考虑任何其他事了。  相似文献   
67.
文学经学化是郑珍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郑珍文学创作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本文分析了郑珍文学经学化形成的原因、特点以及表现方式,揭示了经学与文学在郑珍诗文创作中的密切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8.
三十三、平生未少皱眉时在前辈说书人中流传着一句艺谚,叫“噱是书中宝”。所谓“噱”,不是人们贬称时专指的耍活宝那种“噱头”,而是说书艺术中的一种艺术手法,在江浙沪一带称“噱头”,在北方则称为“包袱”。无论是哪里的说书,在夜夜说来的过程中,过一会来一点笑料。让听客放松一会,是非常必要的。湖北评书艺人中的江云卿、沈  相似文献   
69.
刘心武 《百年潮》2006,(12):61-64
在由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与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卷第613页中,由荷兰乌得勒支大学比较文学教授杜维·福克马执笔的"1976年和‘伤痕文学'的出现"一节里,他这样说:"在新作家里,刘心武是第一个批判性地触及‘文化大革命'的不良后果的作家,他的短篇小说《班主任》(1977年)引起了全国的注意.他涉及了‘文化大革命'给作为其受害者的青年人正常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和综合后果."  相似文献   
70.
日本新感觉派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强调主观感觉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它诞生之初,就在日本文坛掀起轩然大波,论争主要围绕新感觉派的创作方法展开。日本新感觉派对中国文学创作产生过两次影响,第一次是20年代末30年代初,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小说,他们较多从文体和创作技法上吸收;第二次是80年代贾平凹、莫言和余华等人的创作,巧妙汲取日本新感觉派的风韵,化入到作品肌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