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班丹 《中国西藏》2014,(6):72-75
进入21世纪之初,我相继失去了赤来加措、达瓦次仁和加央西热三位老师级朋友。他们三位都是读书做学问、著书立说的人,在西藏文学艺术界颇有名气和影响。特别是加央西热以长篇纪实散文《西藏最后的驮队》问鼎"鲁迅文学奖",为沉寂多年的西藏文坛争得了荣誉,唤醒了一拨矢志不渝为西藏文学的振兴而孜孜以求,却疏于文学自觉意识、自身素养和客观因素而未找到有效出路的文艺界人士。  相似文献   
62.
陆布农 《风景名胜》2014,(8):172-173
几百年来,游客的好奇心一直没变.在莎士比亚故居,他出生的那间房,有面白墙,那面墙上写满了签名,其中包括司各特、丁尼生、狄更斯、萨克雷,萨因为没地方签名,居然签到了天花板上.可见,名人也很好奇.莎士比亚是一个文学符号.可是,他的故乡,英格兰腹地小镇,斯特拉福德,却要比符号慢热得多.十八世纪上半叶开始,斯特拉福德小镇才开始热闹起来.  相似文献   
63.
《文物春秋》2009年第6期刊发的《元代〈宣授善和大师塔铭〉碑浅析》一文,仅对碑阳的文字进行了刊布和讨论。2013年,在将该碑移至曲阳清凉庵时,发现碑阴亦有文字,兹予以刊布,以成全璧。  相似文献   
64.
正说起砚和砚端的历史文化,必须先弄清古时文字的书写方法。有关专家研究认为,古代文字最初用刀刻,进而用漆书写,因是用刀和漆,故不必用砚。商殷时代,有人发现石墨,将石墨在石片、瓦片上研磨,这就是最原始的砚。秦汉时,砚已作为一种研墨工具被普遍使用。隋唐以后,尤其是自宋开始,砚形砚式增多,出现了端、歙、洮、红丝  相似文献   
65.
诗词欣赏     
《丝绸之路》2014,(7):80-80
粉面,红潮。香屑绕,彩云邀。帘庭醉影,萝瓣压桥。高楼添锦绣,花月正春宵。曾染南朝犁乱,也随王母逍遥。三千阆苑五更雨,一树青枝万样娇。  相似文献   
66.
政治与文学的关系历来聚讼不断,经久不衰。唐代关于二者关系的探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中唐和晚唐出现了代表性的力作,但是初唐并无此方面的系统论述,只是各个时期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而已,而这些成果往往把政治当作文学的背景或影响因素进行简单嫁接,二者的关系趋于表面化、肤浅化和机械化。本文力图厘清近三十年初唐政治与文学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的系统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7.
南京图书馆藏《词曲抄本》,为世罕知。其收录唐五代至清朝顺康年间的词人词作,数量颇丰;在题材上以山水田园,隐逸怀古为主;所藏亦有他书所不载者,其文献价值弥足珍贵。如《词曲抄本》的编者陆小渔即陆士揆,清康熙以后人,颇有休闲养生思想。  相似文献   
68.
吴长海 《丝绸之路》2014,(16):74-75
向往江南,源于唐诗、宋词里文人妙笔的描绘和对北方生活的“审美疲劳”;向往乌镇,源于文学大师茅盾先生的传奇和电视剧《似水年华》取景的唯美。日前,终于走进了江南诗意的水乡,梦里缤纷的乌镇,一睹“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的风采。  相似文献   
69.
玉路歌     
郑欣淼 《丝绸之路》2014,(19):10-11
玉文化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齐家文化得名于甘肃广河齐家坪遗址,年代为公元前2100至前1500年。齐家文化玉器是齐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诸多史前文化玉器一样展示了中华文明起始阶段的重要信息。专家推测,五六千年前即有玉石之路雏形,汉武帝时重新开发利用,商贾将丝绸和药材运往西域,又带玉石等回到中原,武帝因此特在甘肃驿站设置玉门关。为了研究、弘扬玉石之路、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2014年7月中下旬,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物局、西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主办,《丝绸之路》杂志社等承办了“中国玉石之路与齐家文化研讨会”暨“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考察团从兰州出发,一路西行,沿民勤、武威、山丹、民乐、张掖、高台、玉门、瓜州一线,围绕齐家文化主题,考察了民勤三角城、沙井子柳湖墩、山丹峡口古城、四坝滩、民乐东灰山和西灰山、玉门火烧沟、瓜州兔葫芦等遗址,又经青海祁连、门源、西宁、乐都到甘肃永靖、临夏、广河、临洮等地东返,考察了王家坡、罗家尕原、齐家坪、云山窑等遗址,历时两周。考察团有专家学者叶舒宪、易华、冯玉雷、刘学堂及收藏家刘岐江,作家卢法政、孙海芳,复旦大学博士后安琪等,各人的考察笔记将整理结集出版。  相似文献   
70.
严慧  庄森 《安徽史学》2014,(2):144-152
胡适文学思想的核心是进化论,认为文学进化有两条规律:一是文学的自然进化,二是文学的接触进化。文学接触进化论成为胡适考察中国文学发展的思想方法与价值准则,他提出:不同民族间存在不同的文学,民族间的文学没有互相接触、互相影响就会停滞不前;民族间文学只有不断冲撞融合,才能够不断推动文学的进化、发展。中国各民族间文学的接触、冲撞、融合,首先不断推动中国文学观念的演变,促进文学风格的进化;其次,促进了文体的进化,元代的杂剧、明清的白话小说就是民族间文学的接触、冲撞、融合而促生的文体;再次,促进中国白话小说繁荣,创造出中国文学史上明清小说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