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0 毫秒
41.
人物周刊:你在文章《60年文学史如何书写》里对建国后的文学总体评价很低,原因是什么?你的好作品的标准是什么? 林贤治:我自设的标准是:一、自由感。这个作家有没有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政治自由、精神自由、写作心态的自由、形式探索的自由,必须是贯穿始终的.  相似文献   
42.
黄人(1866—1913),原名振元、震元,后更名人昭,字羡涵,又字慕韩、慕庵,别号江左儒侠、野蛮、蛮、梦暗、梦庵、慕云;中岁更名黄人,字慕西。室名石陶梨烟室、揖陶梦梨拜石耕烟之室。江苏昭文县(今常熟市)浒浦问村人。南社早期社员,苏州东吴大学首任国文教授。黄人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家、小说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相似文献   
43.
杨锦先  关家铮 《民俗研究》2006,7(2):175-189
一、引言中国俗文学研究可以说是在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才得到划时代的发展的,它是由清末敦煌石窟文物被发现,大批久已湮没的唐五代俗文学作品展示在人们眼前,遂使这一文学传统的源流因革昭然若揭。“俗文学”一词据说是日本汉学家狩野直喜博士(1868-1947)最早提出的,他在1916年《艺文》第7卷第1、3期上发表的《中国俗文学史研究的材料》一文中说“治中国俗文学而仅言元明清三代戏  相似文献   
44.
书讯     
《中国西藏》2006,(3):96-96
《藏传佛教出家女性研究》,《珞巴学史》,《西藏史资料选辑》(22),《世俗西藏》,《中国建筑化之旅——西藏》,《西藏往事》,《集量论注释》,《图说西藏》  相似文献   
45.
郭沫若在《庄子与鲁迅》一文中说:“庄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确是一个特异的存在,他不仅是一位出类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位拔萃的文学家”,“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郭沫若的话表明了这样一个无争的事实,庄子的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巨大。一部《  相似文献   
46.
杨振华 《古今谈》2006,(1):52-56
知道赵萝蕤(1912-1998)教授,最早是缘于大学课本《欧洲文学史》,1964年她与杨周翰、吴达元教授共同主编了这本影响许多学子的教材精品。她是杰出的外语教育家和翻译家,生前是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了大量的西方文学尤其是美国文学作品,曾荣获“中美文化交流奖”和“彩虹翻译奖”。在阅读赵萝蕤的过程中,我发现有5个词条在她的生命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47.
贾谊是汉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古文经学家,他的思想、政治、辞赋皆上承往哲,中切时弊,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也为两汉政治开创了一条新道路,影响有汉一世。贾谊存世的作品为数有限,但它们是汉代重要的文化成果,对于研究秦汉时期的历史、政治、哲学、经学、文学等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8.
文豪郭沫若     
郭沫若,1892年生,今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沫水街人。  相似文献   
49.
“诗文代变”。从1898年到1902年,中国出现了一场号称诗界、文界和包括戏剧在内的小说界“革命”的文学运动。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以现代报刊为媒体,凭借机器印刷和出版企业文化形式所进行的文学启蒙运动。  相似文献   
50.
吴振华 《古籍研究》2001,(4):117-121
李商隐是晚唐最杰出的诗人。他既代表晚唐又超出晚唐。然而,对这样一位注重诗歌的审美特质,以毕生精力发掘和表现自己的心灵的情感世界的抒情诗人的接受和研究,自唐末李涪的“无一言经国,无纤意奖善”的恶评,到今天将他置于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流大作家的行列.竟经历了曲折漫长的十一个世纪!由于社会政治气候、文化艺术观念等各种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对李商隐的研究,形成极不正常的“钟摆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