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0篇
  20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浅谈“雷歌”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中国文学史记载:“最早的文学是原始人类的口头创作……反映原始人类劳动生活的朴素歌谣……是中国文学的开端,是我国文学史辉煌灿烂的第一页。”“从原始社会起,歌谣就一直伴随和记载着历史。”雷州人的祖先从原始社会起就有自己的歌谣。今日雷州人的祖籍是唐宋时期起就陆续从福建省闽南地区迁来雷州,自然也带来闽南民歌。闽南民歌传入雷州半岛后,在与土著少数民族文化及周邻文化、外来文化的长期交流中,互相渗透,逐步形成了一种既古老又新颖的独特雷州民歌。  相似文献   
132.
略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人,无人不知“新月派”,无人不知“新月派”的干将梁实秋、闻一多、徐志摩,却鲜有人知叶公超也是新月派的骁将。  相似文献   
133.
1995年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同学入学40周年聚会,前一任北大党委书记王学珍出席讲话。谈到1950年代的北大科研成就时,他说:理科是胰岛素的合成,文科呢,就是你们55级的文学史了!这说明直到1990年代,“大跃进”中55级编写的、被称为“红色文学史”的书,有的人还认为是1950年代北大文科能拿得出来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34.
草堂诗魂     
《风景名胜》2009,(12):134-141
杜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晚年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建茅屋而居。草堂故居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  相似文献   
135.
史飞翔 《文史精华》2009,(11):50-55
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文化史、学术史、思想史上,吴宓与陈寅恪是两座傲然挺立的连峰。他们的交往始于1919年哈佛读书而止于1969年陈寅恪辞世,期间正好是50年。在这50年里,他们惺惺相惜,扶助前行,特别是身处人生坎坷网境时,二人更是同气相求,濡沫以共,其友谊在学人中堪称典范。在长达半个世纪的交往中,  相似文献   
136.
赵清阁流芳     
张昌华 《江淮文史》2009,(1):94-103
天上有太阳、月亮和星星。 璀璨的星汉中有文曲、北斗之类的“明星”,更多的则是发亮而又无名的。倘若把中国文学史比做一条星河,赵清阁大概类属近现代段发亮的却又“无名”的一族。  相似文献   
137.
论鲁迅的文学史研究方法和价值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鲁迅的学史研究方法是以“史识”为核心、以揭示学史之内在演进逻辑为目的的,他对当时出版的各种学史都不满意,认为要么是“奴才家法”,要么是“资料长编”,打算编撰一部“简明可靠”而又有“史识”的学史。他的学史没有编成,但他留下的学史编撰提纲,体现了一位思想家的深刻见解和革命家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138.
<正>胡秋原登上文坛是在1931年,那时他才21岁,便参加了一场现代文学史上闻名的文艺自由论辩。在前一年年底,胡秋原自筹经费和三位朋友一起办了《文化评论》。此刊物除宣扬抗日外,另提出  相似文献   
139.
陈晓莉 《收藏家》2011,(12):51-54
《西厢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元代即有贾仲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的说法,明陈继儒则称之为"千古第一神物"。作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西厢记》超过了元代的其他剧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经典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40.
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作家、文艺评论家、《红楼梦》研究学者何其芳,1912年生于四川万县;诗人臧克家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长何其芳7岁。两人终生的纯真友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传为佳话。臧克家与何其芳同为20世纪30年代登上文坛的青年诗人,神交已久。1932年,臧克家与何其芳先后在《现代》月刊上发表了诗作,当时何其芳的一首诗,是写爱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