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1篇
  免费   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现辖道里、南岗、道外、香坊、平房、松北、呼兰、阿城等8区和五常市、尚志市、双城市、宾县、巴彦县、木兰县、通河县、方正县、延寿县、依兰县等10县(市),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确定哈尔滨市总人口已接近1063.6万人。2012年经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定,哈尔滨市调查登录不可移动文物2014处。哈尔滨市政府为加强对已公布的不可移动文  相似文献   
82.
<正>木兰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先民曾在这片热土上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既有旧石器时代遗存、青铜时代遗存,也有辽金时期的城址。如何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千秋事业。  相似文献   
83.
非物资文化遗产档案记载着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档案在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我国特别重视档案和档案的保护工作。本文对档案保护的研究工作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以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参照系,将非常有助于开阔我国档案保护的研究视野,增加档案保护学者的见识。  相似文献   
84.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模式应该重视和突出对文化精神的保护和传承,要从静态的档案式保护走向活态的档案式保护,即强调档案"承载"和"传播"人文精神的功能,通过"活态档案"实现文化精神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从静态走向动态,主要包括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多媒体数据库、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档案三部分工作,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精神渗透整个档案式保护过程。  相似文献   
85.
基本建设考古是当前考古工作的重要组成,在国家经济建设大背景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本文对贵州基本建设考古历程、成果、状况进行梳理,提出问题与对策,力促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86.
基于沟通、信任、专业性的公共事务参与机制,能够有效推动社会的运转。文化遗产作为公共物品和公共空间,因其牵涉各方利益,应成为政府、专业人士、普通公众建立信任,形成有机意见表达和协调的平台。墨西哥阿尔班山考古遗址的保护工作充分考虑当地社区的利益诉求,建立起政府、学者、民众互相信任、沟通的机制,解决了曾经存在的矛盾与冲突;西安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在公众参与上做了一定探索,但仍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大遗址类文化遗产因牵涉的社会利益相关者众多,可成为我国建立良性社会沟通机制一个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87.
彭兆荣 《东南文化》2014,(1):6-11,127,128
作为世界遗产事业的一个有机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文本的产生具有特定的历史语境,也因此具有特殊的语义。我国正在进行的"遗产运动"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一历史语境中的特殊景观。由于世界遗产体系的生产融合了西方中心的历史知识,带有明显的近代"物质主义"的特质,因此,我国学术界只有以"词与物"的方式来剖析这一知识生产的历史逻辑,明确UNESCO的操作性话语,自觉、自主地到我国文化传统中去寻找、选择符合真正属于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与实,才能为世界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范式"。  相似文献   
88.
大运河杭州段遗产小道系统属于国际上历史文化小道范畴,它是一种文化遗产传播媒介,又是一种有效的公众参与系统。小道连接着公众和大运河文化,其发挥其功用的过程,本身就带着公众参与的性质,同时公众的广泛参与又能不断拓展遗产小道的功能。大运河杭州段遗产小道的建设是基于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而进行的一项积极的创新性尝试。  相似文献   
89.
朱振华 《民俗研究》2014,(2):F0002-F0002
<正>2014年1月,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方辉院长主持,张士闪教授发布《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2013》。国务院参事室中国国学中心李文亮副主任、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李松主任、山东省政协文史委刘德龙主任、北京大学高丙中教授等出席并给予高度评价。该报告属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培育)项目,由张士闪教授主持,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为合作单位,按年度编写、发布并出版。《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2013》分为总报告  相似文献   
90.
近十年来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工作,因学术理念滞后与工作实践的一刀切模式,并未在学术探索与公共话语平台搭建等方面发挥应有效用,而主要作为一种具体技术手段被使用。为有效推进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助推社会发展,应注意从如下三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研究予以深化:通过口述史调查倾听民众心声,理解民众心态;借助社会语境分析,赋予非遗口述史以多层级的文化意义;在"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意义上,对非遗口述史工作予以功能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