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鲁煦  金志茹 《神州》2014,(14):82-82
记忆理论,是认识心理学的重要内容,是研究人类记忆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认知心理学理论。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操作过的工作,都可以以映像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在一定的条件下,这种映像又可以在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英语单词的记忆问题始终是困扰许多中国学生的关键问题。中国学生在学习、记忆英语单词时往往缺乏逻辑思考,更偏向于凭借纯粹的机械记忆来完成。  相似文献   
92.
范吕解仇公案再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瑞来 《历史研究》2013,(1):54-67,191
围绕着如何看待同是仁宗朝名臣的范仲淹与吕夷简的关系,在二人过世之后发生的范吕解仇公案,从北宋到南宋,聚讼纷纭。经过今人绵密研究,可以说大抵尘埃落定,然于欧阳修书写范吕解仇的微言大义,似未有明确揭橥。探究范吕结仇与解仇的经纬,以及踌躇年余才写下范仲淹神道碑铭的欧阳修的心曲,进一步分析南宋考据派与义理派对此事的不同认识,可以看出,于事实,无论是范纯仁所坚持的未解仇,还是欧阳修主张的解仇,都是不同认知层面上的事实。摆脱历史上二人是否解仇的纠结,透过宋代历史的大背景来审视范吕解仇公案以及后世展开的争论,由这一公案引出的历史事实如何认定、历史如何阐释的问题,则或具有广泛意义上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93.
本文在反思意识形态史学的基础上,把中国近代史用五次战争、三场改革、一次革命串连起来。用解释学的方法,从人类文化学、心理文化变迁、思想文化层面、政治制度层面等视角重新审视、解读中国近代史。提出一个民族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制度创新,要避免政治参与所引发的井喷效应。  相似文献   
94.
古本《大学》中,"止于至善"的"传"是:"《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相似文献   
95.
许霆归来     
许霆爱强调自己能吃苦,活得挺好,精神上没受什么打击,但步入而立之年、两个月后即将为人父的他在熟人面前仍会流露出对逝去青春的缅怀。他说,“最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了”  相似文献   
96.
叶建 《史学理论研究》2013,(1):64-71,159
20世纪初,中国近代学人从译述日本的西方哲学史著述开始,初步介绍了分析的历史哲学的代表人物及观点,而后梁启超、李大钊等人又有更进一步的阐释。自20年代中期起,一批史学家、哲学家不满足于二手材料,强调从原著入手加以研究,这推动了西方哲学在国内传播高潮的到来。由此可见,西方分析的历史哲学俨然成为西学东渐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因它与实证主义史学理论等存在差异甚至是对立,故其传播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进化史观、史学性质科学说等关键命题都有相当多的回应,这引发了时人的深入反思,推动了中国近代史学理论的深化。  相似文献   
97.
尹可  黄建胜 《沧桑》2011,(1):116-117,126
克利福德.格尔兹是解释人类学的创始人。文化作为一个抽象的定义自然会有不同的解释。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一书从五个方面为我们阐述他对文化的解释。第一编可独立成为意群,说明深描是阐述文化的途径;第二编亦可独立成为意群,介绍文化在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影响;第三编和第四编则分别从不同层面解释文化的功能性;第五编则以巴厘岛人为个案,从文化的视角予以解读。文化的深层解读是人类学工作者进行民族志撰写的基础前提之一,同时也是人类学工作的意义之一。  相似文献   
98.
在仙人庵纠纷个案及其“前历史”中,宗族观念、历史记忆、道德表述、生存智慧、实践行动等要素动态地纠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体现了当地村民一个整体性的核心在地范畴,即村界意识。我们尽力摆脱西方社会科学式的假设,将民俗语汇与学理解释有机结合起来,对仙人庵纠纷个案进行在地化解释。由此,可以将“公地”困境的中国经验概括为行政权力、资本与地方的资源共享机制,互惠、再分配和市场呈相互融合的整体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99.
睡虎地秦简中有一篇被定名为《为吏之道》的文献,在字词及文句的解释方面,仍有不少值得讨论的地方。本文运用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的知识,就"劳以率之,正以矫之"、"贱土而贵货贝"、"安其朝"、"灾不施"、"任事"等词句,在释字及词句解释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0.
于留振  徐扬 《世界历史》2015,(2):152-153
<正>2014年11月29—30日,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史学研究中心与政经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美国宪法史研究的新视野:史学与法学的对话"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和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等近三十所高校、科研机构和新闻出版机构的近四十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四十余篇,议题涉及美国早期宪政史、美国宪政与国家构建、联邦最高法院与美国宪法解释、第14宪法修正案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