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篇
  免费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曹娉 《丝绸之路》2009,(24):77-78
本文通过对中国历代纺织品凤纹的收集和整理,对其造型与风格的演变作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22.
张倩 《丝绸之路》2009,(20):94-95
在当代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第六代导演是一个重要的群体。面对创作意图受挫的政治背景、小成本投资面临的市场冷遇以及自身个性表达的有意夸张等共同因素,第六代导演在反映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文化选题时,却表现出了某种隐秘的一致性——苦涩的青春。本文从美学艺术视角和现实历史维度出发,较为全面地分析了第六代导演的美学思想及其背后的文化蕴涵,总结了他们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的独特美学风格——强化的"苦难意识"。  相似文献   
123.
中国西藏西部阿里地区境内为古代古格国的重要文化繁荣地,至今遗留古代佛寺、佛塔较多,遗址出土文物仅在近几十年中才逐一展现世人眼前,其灿烂的佛教艺术如壁画、金铜佛像、擦擦、唐卡等迅速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热门焦点,其独特的佛造像艺术迥异于其他地域而被称之谓“藏西风格”。其中擦擦类出土更是以其品种繁多、地域风格凸显、前后造像风格演变连贯,成为能展现一个区域造像史的风格例证。能以擦擦来佐证一个地域造像风格史的渐变过程,目前仅此一例,殊为难得。  相似文献   
124.
张文红 《民俗研究》2009,(2):200-209
文章从语言与性别研究的多种理论框架入手,探讨西方文化视野中社会性别差异在会话风格中的具体体现,比较分析不同的理论框架对两性会话风格差异的阐释,指出会话风格的性别差异主要来自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幼年时期人们通过交往活动而形成的性别观念,在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下不断得到加强,从而逐渐形成符合各自性别身份的会话风格。  相似文献   
125.
不知科恩兄弟的《血迷宫》直接在内地上映,会获得怎样惨淡的票房。科恩兄弟极度黑色的手法,在讲述悬疑故事的同时施加给人无尽的心理压抑,  相似文献   
126.
独树一帜的广府园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园林建筑艺术,至明、清为集大成时期,岭南园林作为后起之秀,与北方园林、江南园林鼎立比肩,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三大类型之一。 岭南园林始学扬州,后学苏州,有不少仿效江南园林风格之痕迹,至明后期渐显自身特色,突出岭南自然风光。  相似文献   
127.
潮州音乐大致可分为锣鼓乐、笛套古乐、弦诗乐、细乐、庙堂音乐、汉调音乐等六种,潮州大锣鼓是锣鼓乐中的一种。它的传统乐曲脱胎于海陆丰的正字戏和西秦戏,经数代鼓师的不断创新,从乐谱资料到司鼓演奏技术都有很大的提高。它雄健欢快、气势磅礴、音律协调、跌宕有致,与陕北大鼓、舟山锣鼓并列为中国三大锣鼓。其最主要的区别是有一种独具特色的合奏形式——锣鼓敲击乐与管弦乐结合演奏,成为所谓的东方交响乐。潮州大锣鼓蕴含着鲜明的潮汕地方民间色彩,善于营造欢乐喜庆的气氛,具有深厚的群众性和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8.
宋镇 《文博》2003,(5):41-43
画像石的雕刻艺术形式,由于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在我国古代雕刻艺术遗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从全国各地出土的画像石来看,特色各有不同,山东石刻质朴厚重,河南石刻雄伟生动,四川石刻轻松奔放,江苏石刻浑厚清新。  相似文献   
129.
130.
濮安国 《东南文化》2003,(10):52-55
我国古代的建筑,砖是重要的使用材料。可以用它造墙,铺地,而且早在战国遗址中还曾发现有模制印纹的地砖,可见当时制砖技术已有相当水平。饰纹的地砖既可以防滑.满足实用功能的要求,又可美化环境,富有显明的装饰效果。而我们今天所说的砖雕或雕砖,通常是指以刀凿镂刻的各种饰而砖。从现存的实物来看.迟到北宋已大量出现,且刻砖技法业已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