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3篇
  免费   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敦煌愿文中有不少有特色的词语,其形态或词义在其它文献中不很常见。本文对其中的八个试作了考释。  相似文献   
32.
设斋供养僧尼,由来已久。设斋之前,斋主要向僧尼发出邀请,是为《设供疏》,即设斋供养僧尼之疏帖,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请柬。分二种:1、供养子虚乌有的圣僧宾头卢,即《请宾头卢疏》;2、供养现世寺院僧尼,即普通《设供疏》。如S.5696号为淳化三年(992)八月廿七日陈守定《请宾头卢疏》,P.3152号为同年同月同日《陈守定为亡父设供疏》,同一次设斋供养活动,一请宾头卢、一请敦煌寺院诸僧,最能说明问题。本文通过对敦煌文献中11件《请宾头卢疏》进行考察,显示这些《设供疏》主要在为亡人设斋祈福仪式时使用。将《请宾头卢疏》与《设供疏》结合起来考察是本文在研究思路上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33.
李尚全 《敦煌学辑刊》2006,2(2):102-109
本文作者从现代学术视角,陈述了80年来学术界肯定菩提达摩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的定论。接着又从佛教信仰的视角,得出了禅宗《灯录》尊菩提达摩为初祖,具有理论和信仰两方面的合理性。最后从辩证法的视角,认为戒行合一,是从敦煌禅籍透露出的达摩禅的真实内涵,并具有三方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4.
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第5号探方所出简牍材料中有一批简文集中反映了王莽时期一次发生在车师的战争。前人多认此役为天凤三年至四年(16—17)的王骏征伐西域战争之结尾。文章对此说提出了商榷,大致推定此役实与王骏征伐西域战争无关。  相似文献   
35.
敏春芳 《敦煌学辑刊》2006,4(4):117-121
词缀,是汉语由单音节向复音节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汉语双音化的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敦煌愿文中加缀的双音词较之前代既有继承,亦有发展,名词加前缀的双青词仅六个;名词加后缀的双音词也不是随处可见,其中以“头”为后缀组成的双音词,愿文中只有一例,“子”、“儿”、“家”等则使用比较频繁。  相似文献   
36.
汉代郡治之县,在同郡属县中秩级最高。由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载录的各郡辖县秩级,可探知西汉初年某些郡的治所: 陇西郡治所为上邽县;上郡治所为高奴县;北地郡治所为彭阳县。此外,西汉初年汉中、河东、河内三郡治所也可以凭借《秩律》得到进一步限定。《秩律》在西汉初年郡治研究上的价值需要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37.
本文是对《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之《脉书》、《算数书》释文部分的商榷,共20条,提出了不同的考释意见。  相似文献   
38.
许绢惠 《敦煌学辑刊》2007,73(4):137-153
<金刚经>信仰在中国由来已久,自五世纪鸠摩罗什在中土翻译以后,该经的思想便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本文将以敦煌莫高窟为区域范围探讨<金刚经>信仰世俗化的过程.敦煌莫高窟有关<金刚经>的部分,除了大量的写经外,尚有十七铺金刚经变、<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经文>及<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本文则以<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经文>及<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为讨论重心.  相似文献   
39.
释迦牟尼舍弃王位,专心修道传法,为后世佛教僧人作出楷模.后世僧人效之,既出离世俗,则"不干世事,不作有为"(<洛阳伽蓝记>卷2).<遗教经>云:"持净戒者……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梵网经>甚至说"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至于从军征战,尤为僧戒严禁,<梵网经>说"佛子不得军中往来."  相似文献   
40.
本文集中考察了敦煌《难月文》愿文范本为主的中古诞育方面文献,兼及密字道法符印中疗治难产等疾患的念咒吞符等方法.在唐宋之际,围绕着诞育、家庭社会会有一系列活动展开.由家庭舍财发愿、祈求妇女平安顺产,通过寺僧诵经赞像求取功德,以回向保祐母子平安,是当时社会人们处理诞育的主流形式.大略反映了唐宋之间民众在诞育方面的意愿和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