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武汀汀 《丝绸之路》2013,(24):30-32
甘肃不仅是秦腔艺术的发源地之一,还拥有在陇东道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陇剧、临夏民歌“花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花儿剧,更有在陇南高山地带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山戏。陇南高山地带有一种民歌,当地群众叫“哟嗬嗨”。大约从明朝末年开始,人们用它来演唱故事,这便是高山戏的起源,当地人称其为“唱秧歌”或“演故事”。在其后400多年的发展演变中,高山戏以其悠扬的唱腔、轻快的节奏、诙谐的念白,兼有为唱腔伴奏的器乐音乐,并与祭祀性质的舞蹈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戏曲程式。近年来,高山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可,活跃于民间文化活动中,逐渐登上了甘肃戏曲艺术舞台。  相似文献   
102.
错位     
人生如戏,实属错位。过去的一周,我在武汉采访城管“卧底”执法和黄梅县地震局局长“双规”之死。这两个事件中主角和配角的人生错位,让人感慨。  相似文献   
103.
在建国初新政权巩固时期,机缘际会,"戏改"被纳入以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为核心的文化改革大潮。作为一种路径选择,意识形态建设因"戏改"支撑而顺利推进,"戏改"则藉意识形态建设而成功展开。但是,二者和谐互动的关系到后期已渐显疲态。  相似文献   
104.
陈小定 《神州》2014,(3):28-29
黄梅戏作为我国五大戏曲之一,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政府和学者都在关注民族文化的命运,黄梅戏艺术研究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热点之一。学术界对黄梅戏的研究成果也颇多,本文主要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研究"黄梅戏"的相关论文和著作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梳理与述评,包括黄梅戏的历史渊源探讨、黄梅戏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研究、黄梅戏保护与传承研究、黄梅戏文化变迁的研究、传承人的坚守与黄梅戏艺术发展研究。通过对黄梅戏文化的思考提出了对黄梅戏艺术的调整与重构。  相似文献   
105.
郭建 《文史天地》2014,(4):16-19
正一、铁面无私铡亲侄《铡包勉》是现在很多传统剧种都有的包公戏剧目。京剧还有1951年由谭富英、裘盛戊改编的剧目,改名《铁面无私清官谱》。该剧的故事,是说包拯奉旨往陈州放粮,丞相王延龄、太监陈琳与司马赵斌同至长亭饯行。包拯的侄儿包勉也来为包拯送行。包拯自小因丑陋被父亲驱逐,由嫂子吴妙贞哺乳,故与嫂子有母子之情,与包勉有兄弟之亲。送行会上,包勉私下告诉赵斌,自己充当县令受贿十万两银子,已经被革职。赵斌故意当众告诉包拯,包拯打算判处包勉死刑。王延龄、陈  相似文献   
106.
山西有“中国戏曲的摇篮”之称。早在汉代,山西就出现了戏曲萌芽;北宋年间,山西各地到处活跃着诸如滑稽戏、影戏、歌舞戏、百戏、技艺戏等各种土戏,这些土戏在当时已是中国戏曲的雏形;到了元代,戏曲艺术日趋鼎盛,山西省成了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  相似文献   
107.
总算没有砸锅 建院后,除了继续演出汉剧的优秀传统戏,我就把主要精力转移到了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要演好新编历史戏,是有一定同难的。创造起来比较艰苦,要付出更多的才智和汗水。当然,因为是历史戏,一般是古装的,传统中的许多技艺都可以继承和借鉴。但毕竟是新编的,内容和人物都是新的.这不是有先例可依循的,除了在人物刻画上要发挥更大的创造力,在表演技巧上也需要更多的新的创造,有很多东西不是传统能给予和替代的。  相似文献   
108.
卢俊帆 《丝绸之路》2011,(24):52-53
平凉小曲子戏是流传在甘肃平凉崆峒、崇信、华亭、庄浪﹑静宁﹑泾川六县(区)以及周边庆阳镇原县、宁夏隆德县等地的一种民间小戏。本文从小曲子戏的音乐调式、曲式结构、曲调旋律、唱腔音乐、乐队建制及乐器配备等方面对小曲子戏的音乐艺术特色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9.
皮黄又做皮簧,是西皮和二黄(簧)的简称,它们是京剧的两大主要声腔,所以早年的京剧也被称为皮黄或皮簧戏。  相似文献   
110.
纸牌,亦称“字牌”、“长牌”、“小牌”.由古代的博戏——叶子戏——马子——马吊牌——斗虎、扯张——默和牌——碰和牌演变而来.经不同时期逐渐演化至现代各地区纸牌大小、图案等存在着很大差异,其称谓也有很多,江苏北部称“车胡”、“马子”,湖南称“跑胡纸”,四川乐山地区称“二七十”,南通地区称之为“笃子胡”“单将长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