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5篇
  免费   1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354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水关是古城墙建筑的一个重要元素,对研究古城墙布局及城市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对泰州水关遗址进行科学保护,首先通过现场调研,对泰州水关遗址的残损进行分析,找出其可见的病害,包括墙体残损、基础残损、券体残损及木桩残损;然后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其结构性能,找出其隐在的病害,主要是地基和墙体问题。最后,综合残损调研及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适用于水关遗址的修缮设计方法,包括地基加固、墙体加固以及木桩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992.
2017年5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高平西李门遗址进行了系统调查.遗址地处丹河东岸二级阶地,面积约50万平方米,保存状况较好,时代从仰韶文化中期一直延续至西汉早期.本文主要选择其中7处典型单位进行简要介绍,以期补充学界对晋东南地区考古学文化面貌及其与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3.
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大型遗址保护利用的新模式,如何做好川东地区已发现的巴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成为当下四川文物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城坝遗址的发现为川东地区巴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宝贵材料。然而,当前城坝遗址还存在着资源调查不足、力量整合不足、管理力量薄弱、展示利用欠缺等一些问题,要根据城坝遗址现有状况制定有效的方案,形成有效的规划设计方案,才能让城坝考古遗址公园得到最大的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994.
庙底沟遗址是一处出土石制品数量巨大、类型丰富的大型聚落遗址,为研究史前人类行为和生产生活提供良好条件。通过石制品不同视角的分析,发现庙底沟遗址具有石器加工场和专门化的特点;原料主要为就近取材,原料岩性、工具形态与类型、加工技术及功能之间存在明显对应关系;剥片技术主要为锤击法和锐棱斜向砸击法,工具修理技术中打制、琢制和磨制技术组合使用,还存在少量钻孔技术、凹缺修理技术和切锯刻槽技术;工具功能大致归结为木工、农耕、碾磨、收割、渔猎、纺线和其他功能类别,其中以农业工具为主。  相似文献   
995.
龙山时期的祭祀活动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在聚落考古"共时性"的指引下,对河南禹州瓦店遗址龙山时期WD2F1建筑的相关遗存进行分析归纳,认为WD2F1建筑是祭祀之墠,重建其时社祀的祭祀场景,并对WD2F1建筑祭祀的形式和季节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6.
“九一八“事变发生以来,中国东北地区各民族人民迅速燃起了抗日斗争的烈火,各民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抗战,展开了坚苦卓绝的长期反抗斗争,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显示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爱国精神。东北各民族能够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怕牺牲共同抗战,具有着深厚的历史原因、文化原因、政治原因和民族心理原因,这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能够取得最后胜利的基础,也是中华各民族能够自主自强繁荣发展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997.
2013年7~8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揭西县河婆镇乌岽岭,抢救清理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虎头埔文化遗址,遗址内遗迹多为灰坑,出土了较多陶器、石器,还有少量炭粒和果核,为研究粤东地区新石器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一批新材料。  相似文献   
998.
南城孜遗址位于安徽省固镇县湖沟镇马楼自然村南。2014年~2015年,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遗址中清理战国秦汉墓葬七座,年代从战国中期延续到西汉早期。这批墓葬对于探讨皖北地区战国秦汉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变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9.
马明 《江汉考古》2020,(1):55-64
本文通过对《藤花落》报告的层位学、类型学分析,将藤花落城址相关的遗存分为四期,并在此基础上对藤花落城址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城址的城墙上和壕沟内的柱洞属于栅栏遗留,栅栏是与城墙、城壕等一体的防御设施;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存属尧王城类型,晚期文化面貌发生改变与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的东传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为揭示杨官寨遗址仰韶文化中晚期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我们对遗址区实测剖面进行沉积物磁化率强度、孢粉等分析研究,表明自距今6000年,受全新世以来陕西关中地区东亚季风气候变化控制,杨官寨遗址古气候呈现温暖湿润与干旱寒凉相互交替的特征。距今6000年到5400年,该地古气候温暖湿润,宜于植被生长,以农业种植与畜牧业为主,为庙底沟文化大型环壕聚落的出现提供了有利基础;距今5400年左右,古气候出现短暂的降温期,呈现干燥低温特征,受此影响,杨官寨遗址聚落规模大幅萎缩。出现了以半坡四期文化,古气候呈现由冷转暖、降温、暖湿、较冷四个阶段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