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文化大革命爆发时,老舍在北京市文联工作。老舍出事的前两天,北京市文联开会,老舍问茅盾先生:“明天的‘斗批改’大会你参加不参加?”茅盾先生没有作正面回答,只轻轻地向他摇了摇手。第二天(1966年8月23日编者注),老舍问我:“今天是红卫兵学生们‘帮助’我们文联搞‘斗批改’,你看我参加不参加?”我说:“没有通知你就不参加。”老舍接着  相似文献   
22.
王义明 《神州》2012,(7):53-53
正确、科学的语文课程评价方法,不仅可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以检验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中采用的有利手段。因材施教,正确评价学生,让学生重拾自我,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发挥自己的优势,健康成长。在教学中,教师一句表扬性的语言,可能激励一位学生,从而改变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23.
马进 《神州》2012,(12):142-142
小学作文的批改我认为,教师一味的埋头苦干改出来的作文,学生未必都能领情,他们只在乎作文的等级、分数,而对老师精心批改内容只是走马观花。《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显然,学生的习作提倡自改、互改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学生作文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4.
昊艳芹 《神州》2012,(24):210-210
作业批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批改作业不仅能较好地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掌握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不断进步。新时期的学生,智慧能力发展较强,理解能力进步较快。所以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理解,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情感与意志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5.
董丽红 《神州》2013,(24):177-177
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课题是: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如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认为这些改革应该理所当然地包括数学作业批改的改革,因为,数学作业批改也是这些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批改学生作业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可以充分得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反馈回来的信息,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促进教师总结课堂教学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6.
祁兰芳 《神州》2011,(8X):172-172
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写完作文后,长嘘一口气,然后把作文本一合,以为大功告成;或在作文本下发以后,急忙翻看一下分数,匆匆看看老师写的批语,就一切了事;也常常听到有些学生议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  相似文献   
27.
看图作文,是依据所绘画的内容作文。要求学生在弄清作者绘画意图的基础上,把自己的观察、理解,通过大胆合理的想象,有条有理的叙述出来。我通过四步指导,能够较好地掌握看图作文的写作技巧。四步:1.仔细观察绘画,领会作者图意;2.确定写作角度,找准写作重点;3.合理想象,口述作文,大家评改;4.重新润色,同学批改。  相似文献   
28.
正作业是一直以来困扰着我们广大小学教师的一个问题。据调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71%的学生因为作业而伤脑筋。长期以来,语文作业本上的"√"和刺眼的"×"一统江山,学生似乎也习以为常了,即使是面对教师满含赞赏的"优"字,学生也常能以不变应万变,泰然处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样,"做作业"和"批作业"也应是一种人文活动,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应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  相似文献   
29.
学生作业的批改是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对于大班额的教学,教师又不能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作业批改上全批全改,怎样使大班额作业批改有效,又能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呢?  相似文献   
30.
正"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一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流程长,结构散,主客倒,反馈少,忽视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培养,学生作文都是"奉命而作",因而"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感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才能使师生在愉悦的写作氛围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