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 毫秒
21.
正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全面深刻阐述了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2014年3月29日,宝鸡市委宣传部、宝鸡市文物旅游局、法门寺博物馆组织召开了《文明·交流·互鉴——法门寺出土琉璃器蕴藏的人文精神》座谈会,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东省博物馆多位专家学者参会。法门寺地宫出土的20  相似文献   
22.
近代"西学"在士人心目中的确立,使中国传统的"道"被时空化。从以前相信"天不变,道亦不变",亦即"道一而已",到逐步承认"道出于二",进而衍化为以西学为基础的"道通为一"。在此三阶段中,"道"从普适于"天下"(即全人类)的大方向,缩小为中西学区分下的区域成分,并有"过时"之嫌,后再重新上升为"世界"通行的模式,然其内涵已面目全非。这一根本性的大转向,是近代这一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非常值得梳理。  相似文献   
23.
中国古代自唐以降银锭(铤)即进入货币领域,由于其价值大、器型多,几乎代代都有伪作。近年来,由于收藏品市场伪造风气盛行,银锭造假也渐猖獗,且仿真水平越来越高,给古代银锭的研究和收藏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有必要对古代银锭之真伪鉴定进行科学探讨。  相似文献   
24.
王迪 《民俗研究》2014,(1):89-92
纺轮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手纺工具。当前我国的考古学家自信地认为所有考古发现的数厘米大小的圆盘状的器物都是纺轮,进而根据纺轮的材质、重量、尺寸和装饰推测出相关的诸多人类行为。但在人类学视角下,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称之为“纺轮”的东西也有着和纺纱毫不相关的多种用途:猎物系挂扣、器盖、刮削器、塞子、棋子、弓钻垫片、玩具、纽扣等等。这些“例外”足以提醒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在对纺轮状器物定名和推测用途时要格外谨慎。  相似文献   
25.
正在一些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尚方宝剑的描写。在中国历史上真的有尚方宝剑存在吗?"尚方"是专门为皇室制造刀剑兵器和珍服器玩的机构,秦已有之,汉负盛名。由于"尚方"所制的宝剑,锋锐无比,利可斩马,所以又被称为"斩马剑"。中国古代非常重视礼法,由于尚方制剑只能由皇室使用,所以这种宝剑从产生之初就被赋予了皇权和特权。"尚方宝剑"的称谓源于西汉成帝时,据《汉书·朱云传》记载,直言敢谏的朱云希望皇帝赐  相似文献   
26.
20世纪70年代绍兴出土了两件有铭东周青铜乐器"配儿钩鑃",其铭文残损较严重,铭中第二行中有旧释"冢"或"犬"之残字,实际应为"元"字残划。此字与下文连读为"元子",这里应是一种美称,而并非嫡长子之意。第二行残存的"余"形笔划,本应属某左右结构文字的右半或右上部分,从各方面迹象分析,原字左半当是"邑"旁,是徐国的国名用字。东周时期南方青铜器中"元子"的称谓和人名加"儿"现象等用语用字特征,是有一定分布规律的。"元子"不见于吴、越王室铜器,而极常见于徐国铜器,"儿"字后缀的分布与从南襄盆地向东到淮河流域这片地区有较紧密的联系。再参照其他特征可以推知,该器很可能为徐国灭亡后依附于吴国羽翼之下的徐国贵族所作,是研究灭国后徐国遗民去向和活动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27.
王方 《成都文物》2004,(4):8-15
在金沙遗址的大型祭祀活动区内,现已出土玉器2000余件。数量宏大,器形丰富。这批玉器制作精美,器上少见使用的痕迹,因此大都不是实用的物品,而是与古蜀王国重要的宗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的礼仪性用器,既是当时的统治阶层财富、身份、地位的实物载体,也是巫师沟通神灵,祭祀天地、  相似文献   
28.
明代民间瓷质供器中的宗教信仰及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古以来,中国的皇家及平民均有进供物品于寺庙的传统。虽然,民间的供品在种类、数量及精美程度上无法与皇家媲美.但这些供品却也是呈多样化的,其中就包括瓷质器皿。目前,陶瓷界将这类瓷质器皿称之为供器。它是宗教信徒所购买.并用以施舍供养于寺庙或道观,目的是希望通过施舍供器的方式以得到神灵的保佑。由此可见.供器与人们的宗教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9.
近年出土的<邿公典盘>应该是解决了部的国姓问题,但随之披露的<邿中簋>又与盘铭提供的线索发生了冲突.这一冲突造成学界对邿国之姓的认识形成了分歧,分歧的关键在于对先秦时期的女子称"子"及此一时期与媵婚制度相关的媵器制度理解的差异.通过对有关的文献材料和古文字材料的梳理,可以对何以认定邿为姜姓作出合理交代.  相似文献   
30.
彭明瀚 《南方文物》2008,(3):172-172
陈设器。花鸟画瓷板,构图上虚下实,翠竹几秆,拔地擎天,小鸟立于枝头,右古角一崖突兀,缀以秋菊数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