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作者     
《风景名胜》2013,(11):14-14
喜琳/80后,曾长期任职于时尚媒体,现为自由撰稿人、爱旅行,爱生活,爱做梦,爱用图片和文字记录行走中的点滴故事。在网易、新浪博客上撰写与旅行相关的美食、文化、生活品味类的文章.、本期作品:《品尝温柔汤里的“地狱”味》。  相似文献   
202.
许姬传跟随梅兰芳几十年,形影不离,情同手足。经他记录整理的梅兰芳著作和重要活动,成为研究梅派艺术的宝贵财富。许姬传,字闻武,号思潜,1900年4月12日生于苏州。他的外祖父徐致靖(光绪年间进士,翰林院侍读学士)因向皇帝举荐谭嗣同、康  相似文献   
203.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我国抗日胜利六十周年,为怀念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我特意翻开了1987年3月的记事本,重新整理出那段对熊文定老人鲜为人知的采访记录,以此激励后人,振兴中华,不忘国耻。  相似文献   
204.
吴胜 《江淮文史》2006,(2):19-31
在漫漫的中国文明发展进程中,记载历史的有口耳相传的口碑史料、文字记录的文献史料、遗存后世的实物史料,这三种形式的历史载体相互补充、完善,使中国的历史得以传承。但是,像1973年包公墓发掘这样的文物考古中,把这三种形式的历史载体异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恐怕是非常少见的。揭开这尘封33年的往事,当年埋藏了近千年的谜是如何解开的呢?吴兴汉的疑惑吴兴汉,安徽省博物馆考古专家,新中国成立不久就搞起了文物工作,还进了北京大学的考古培训班,实习是在西安的半坡遗址。1955年他参加了寿县著名的春秋晚期蔡昭侯墓的发掘,这个墓出土的青铜器…  相似文献   
205.
朱邈 《收藏家》2000,(5):60-63
宾虹长者,一代宗师。余生也晚,无缘亲见,所幸先外祖李一平先生与黄宾虹先生结忘年交,留下许多往事。家中保存宾公手迹若干,记录两人交往的经过,也让后辈有幸得见宾公真迹。外祖李一平先生,早年投身北伐革命,后以教育为终生职业。他好交友,与许多政治家、学者、艺术家来往密切,宾虹先生便是其中之一。宾虹先生长寿,他生于1865年,到本世纪二十年代已是60开外的老人了。外公当时很年轻,30岁不到,他们相识的时间已无从考证,我只是知道外公有一个极要好的朋友黄居素跟随宾公学画,  相似文献   
206.
南齐五铢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南齐五铢是南朝货币中最不易认定的钱币,到目前为止,只见史藉中有简略的记载,而实物在国内诸钱谱中则皆未见有拓片的记录。  相似文献   
207.
近年来国内外对南京大屠杀暴行关注的焦点之一,即是大屠杀的规模与死难的人数。在屠杀现场上,被屠杀的同胞是受害,即使有人侥幸存活下来,也因恐怖地挣扎在死亡线上,而无法说清较为准确的数字;日本侵略军是血腥屠杀的执行,他们当然不愿也不会给历史留下什么可靠的凭证。如将当年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判定的各起集体屠杀的人数相加,也只是整个南京大屠杀中屠杀规模较大的那一部分的总和,但面广量大的分散、零星屠杀中,遇难的人数则很难求证。后来,人们逐渐将目光移向对遇难尸体的掩埋和处理上。因为人死了,总有尸体;有尸体,就需要掩埋和处理。而在掩埋和处理尸体的过程中,又必然要涉及到人力、时间、经费、工具等各方面的因素,这就会自然地形成一批档案和字资料。事实证明,从对遇难尸体的掩埋和处理入手,是对南京大屠杀规模与死难人数进行实证研究的最佳选择。虽然依据现有的资料,尚不能得出遇难尸体的精确数字,因为并非每具尸体的去处都有字记录,即使有字记录,亦每有模糊计数的情况,但毋庸讳言,通过大量对遇难尸体掩埋、处理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人们将逐步接近弄清死难人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208.
卢荻 《百年潮》2008,(7):57-62
刘田夫(1908-1998),四川广安人,曾任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副省长,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广东省省长。他长期主持广东省政府的工作,是广东对外开放三人小组负责人,参与广东改革开放初期许多重大决策的制定与执行,为广东全面拨乱反正,落实各项政策,探索改革开放和在全国先行一步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从1984年开始至1998年期间,笔者多次对刘田夫进行采访。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特将经他生前修改审定的采访记录,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9.
张沪 《百年潮》2002,(3):47-54
一只破旧的木箱,一条粗布缝制的马褡子(搭在马背上的褡裢),这就是父亲张宗麟存放各种文件记录的仓库.木箱已历一个甲子,满是磕碰的刻痕;马褡子也用各种颜色的布头打了许多补丁.但它们一直跟随着我父亲,由延安辗转至北京.无论在敌人的炮火中,还是在偷越封锁线的艰险中,虽经屡次轻装,而父亲宁扔其他衣物,决不扔掉它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父亲和母亲冒着挨批斗的危险,设法保护它们躲过造反派和红卫兵的毒手.这些记录是历史的见证,现摘出部分缀连成文,以飨关心中国历史的同好者.  相似文献   
210.
王牧 《旅游》2002,(12):17-19
历史并不都是写在书上的,于是它们有可能比写在书上保留得更久;历史也并不都是靠文字记录,于是我们有机会去了解比文字更生动的东西;就比如那些刻在深山或大石上的岩画,它记录了许多比文字更早抑或产生于文字之外甚至超越了文字的历史,于是才会让我们格外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