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3篇
  1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陈浩 《东南文化》2004,(1):73-76
复原陈列的设计布展中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复原球列创造了展示“空间的场”,但更重要的是营造公众内在需求的“心理的场”。  相似文献   
52.
《文物春秋》2012,(5):31-34
山西偏关楼沟遗址地处晋西北、陕北及内蒙古中南部交接地带,2011年为配合基建工程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房址5座,灰坑3座。该房址是目前在该区域内发现的室内面积最大的房址之一,为研究该区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53.
2014至2015连续两年的考古工作,清理了晋陕高原上目前揭露最为完整的一处龙山时代石城聚落——榆林寨峁梁遗址。本文以寨峁梁遗址材料为基础,尝试复原龙山时代以窑洞为主体建筑的前后室房址的建造过程和使用情况,并着重探讨了寨峁梁前后室房址的废弃时间和废弃原因。通过与中国北方地区发现的史前窑洞的比较,作者认为,以寨峁梁为代表的前后室房址是窑洞式居址的复合结构和高级形态,半地穴覆顶的前室应为起居空间,掏挖于生土中的窑洞为卧室。根据灶址的使用和室内器物的相关情况推测,寨峁梁聚落当废弃于夏秋季节,其废弃原因可能与社会动荡引起的冲突事件相关,寨峁梁龙山先民系突发性的自行迁移。  相似文献   
54.
碧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碧村北侧,是一处龙山时期的大型石城聚落。2015~2018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对碧村遗址小玉梁台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基本理清了该台地的整体布局及其聚落的阶段性变化。其中小玉梁台地西北部遗存以半地穴式白灰面房址和石砌遗迹为主,相对丰富的地层堆积和遗物标本,为进一步了解小玉梁台地龙山时期的聚落变迁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55.
陈月莹  魏文斌 《华夏考古》2021,(2):111-120,128
作为文化遗产虚拟复原的重要手段,BIM技术需明确其复原理念和方法.本文以麦积山石窟第44窟为例,阐述文献、数据、调查与技术相结合的数字化复原方法,所遇问题和复原意义,指出BIM技术在遗产虚拟复原中的独特性和价值,并对其发展进行展望,为日后的遗产保护和考古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6.
葛明宇  邱永生  白荣金 《考古学报》2008,(1):91-120,图版柒-图版拾陆
目次一楚王陵铁甲胄的出土情况与特点二关于铁甲胄复原的方法和过程三楚王陵出土铁甲片的形制四楚王陵铁甲胄的复原研究五楚王陵铁甲片的金相分析六小结经国家文物局批准,1994年12月至1995年3月,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与南京博物院联合组队,对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汉兵马俑坑以东约400米处狮子山顶的一座大型西汉楚王陵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并取得重大成果,被评为199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狮子山楚王陵  相似文献   
57.
杨镇  王青 《东南文化》2024,(1):122-130
山东邹城邾国故城西岗墓地战国墓葬M1形制特殊、结构完整,为研究周代墓葬的修建、下葬等关键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墓室内的柱龛、柱洞以及墓道隔墙上的凹槽等遗迹,可复原为连接墓室与墓道的竖井式木构平台,其性质应是专门服务于墓葬修建或墓主下葬的临时性棚架设施。此类竖井式木构平台设施是周代针对深埋竖穴墓采用的一项高效且实用的工程技术,同时为解释文献所载“君封以衡”的下葬设施及下葬过程提供了重要例证。  相似文献   
58.
龙南围角头窑业堆积位于龙南县东江乡大稳村围角头台地上,东侧紧邻由南向北缓流的渥江,距105国道约1公里,西靠连绵的丘陵,地理交通方便(图一)。为配合大庆至广州国家高速公路江西龙南里仁至杨村(赣粤界)段工程建设的需要,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龙南县文管所联合组队于2010年9月至10月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59.
为对秦始皇陵出土的彩绘铜车马采取非接触且科学可靠的方法开展研究,选择使用高光谱成像技术,以非接触方式无损地获取文物表面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处理与分析,实现对于文物表面彩绘纹样的发现与复原工作。针对秦始皇帝陵出土的二号青铜车马彩绘纹样的受损情况,提出了结合高光谱成像技术与计算机图像技术的数字复原方法。主要是利用了高光谱成像技术“图谱合一”的优势:一方面利用其在近红外区域的高光谱成像结果检测并复原出彩绘纹样难以识别的图案边缘信息;另一方面利用高光谱数据中的光谱信息,将铜车马彩绘纹样上未知矿物颜料的光谱同实验建立的矿物颜料标准光谱库进行拟合,识别出铜车马上彩绘所采用的颜料种类(雄黄1、石青5、石绿1、黄丹、铅白等),从而获得色彩信息。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得到较为完整的铜车马彩绘纹样的数字复原图像,并为今后对于铜车马更深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利支撑。  相似文献   
60.
俄罗斯孔东遗址的陶器及孔东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东遗址是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下游遗存内容最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通过对房址间的层位关系、陶器的组合关系、螺旋纹的演变规律的分析,可将该遗址的孔东文化的遗存分为早、晚两阶段.并没有充分的材料证明沃兹涅谢诺夫斯卡文化是晚于孔东文化的另一种考古学文化,根据陶器特征的相似性它应归入孔东文化.俄罗斯的考古发掘及其记录方法与我国的有较多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