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自人类组成社会以来,就有了分工,就有事务要人管理,于是就有了官。故官者,管也:商以前无文字资料可考,仅凭传说。商代甲骨文中虽有史、卜、臣、仆、宰之称,似初成制。到战国时《周礼》(亦称《周官》、《周官经》)出现,但官制也很简单。秦以后,日益加强,官制才逐渐严密起来。有的官名前代已有之,但因情况改变,后代则或易其性质,或削减、增大其职权;有的则为新设。各代不同,官制情况十分复杂,常使阅读古书、或写古代史事的文艺创作者弄不清楚。  相似文献   
92.
刘迈 《陕西史志》2000,(3):49-52
由来创业重拓疆,区划设置贵周详。夏置九州青徐扬,冀兖豫荆和雍梁。殷商九州豫幽营,冀兖徐扬和雍荆。周制九州豫幽并,冀兖荆扬和雍青。禹贡战国时作品,九州之说难凭信。  相似文献   
93.
夜郎古国,不管它是一个阶级社会的产物——国家也好,或者仍然不过是一个原始部落联盟也好,在战国至西汉成帝河平年间的250多年里,曾著称于史。“夜郎王”确实说过“汉孰与我大”,以至贻笑近二千年。不过,从当时“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当地“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等情况看,他是有自大的理由的。  相似文献   
94.
马王堆汉墓帛书《式法》中有一些未释、误释之字,本文以《马王堆简帛文字编》附录以及正编所录《式法》相关字形为线索,通过战国古文遗迹的角度对其中一些难字进行了重新释读。本文考释的难字计有:■、■、坪、良、痹、■、朸、■、■、■、凿等11个。  相似文献   
95.
对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的阙释、误释之处,余曾作《(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补释》一,发表于《东南化》2003年第9期。后又陆续发现该书考释中的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兹再作补释如下:  相似文献   
96.
中国是世界漆工艺的发祥地。据文献记载,漆器的历史可追溯到历史传说的尧舜时期。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制造和使用漆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约8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比文献记载要早得多。到战国秦汉时期,出土漆器的地区、种类、数量远远超过前代,进入中国古代漆器工艺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东汉以后至魏晋南北朝,墓葬中漆器出土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以燕下都遗址辛庄头30号墓出土的短内式铜戈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与中原地区的铜戈和东北地区的铜戈比较后,可将其命名为短内式铜戈或属于东北系青铜武器的东北系铜戈;按其发达的血槽、短小的内部以及血槽内靠近阑部的双穿分析,与韩国、日本地区出土的短内式铜戈的祖型都应该是辽西地区出土的短内式铜戈;同意报告作者及广大研究者对该墓葬年代为战国晚期的判断,并结合东北文化区短内式铜戈的年代以及此类铜戈的流布与型式上的演进,进一步推测为战国晚期偏晚阶段;而结合文献资料与墓葬中出土的大量北方文化区的金属遗物的分析,推测墓主的身份应该与北方民族也有一定关系. 出土的短内式铜戈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与中原地区的铜戈和东北地区的铜戈比较后,可将其命名为短内式铜戈或属于东北系青铜武器的东北系铜戈;按其发达的血槽、短小的内部以及血槽内靠近阑部的双穿分析,与韩国、日本地区出土的短内式铜戈的祖型都应该是辽西地区出土的短内式铜戈;同意报告作者及广大研究者对该墓葬年代为战国晚期的判断,并结合东北文化区短内式铜戈的年代以及此类铜戈的流布与型式上的演进,进一步推测为战国晚期偏晚阶段;而结合文献资料与墓葬中出土的大量北方文化区的金属遗物的分析,推测墓主的身份 该与北方民族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8.
2012年3月至6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建设,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淅川大石头山墓地进行了文物钻探和发掘,共清理出东周至明代墓葬80余座。其中ⅠM24、ⅠM27、ⅠM29位于Ⅰ区中北部,三墓邻近,随葬器物组合相似,且墓葬保存相对完整,彼此间无叠压打破关系,推测可能为一家族墓地墓葬,对研究南阳盆地战国时期楚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南城孜遗址位于安徽省固镇县湖沟镇马楼自然村南。2014年~2015年,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遗址中清理战国秦汉墓葬七座,年代从战国中期延续到西汉早期。这批墓葬对于探讨皖北地区战国秦汉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变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
咸阳坡刘战国中晚期贵族墓M3中出土1件"十九年蜀守斯离"刻铭铜鉴,为昭襄王时期蜀地制造的器物。督造者斯离见于《史记》记载,本文分析认为斯离为郡尉或都尉之职、高于五大夫之爵,并率军参加了伐齐战争。结合墓葬信息初步判断该墓主有可能即为斯离本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