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序言(一)问题所在本文所论述到的《战国策》创刊于1940年4月。从1938年10月武汉陷落开始,到同年底汪精卫逃出重庆,再到欧洲战场法西斯取得压倒性优势(代表事件是1940年6月德国攻占巴黎),1940年3月汪精卫政权成立等等,当时中国抗战的前途一片黑暗,处于极其困难的状态。当时,在国内政治体制方面,中国国民党(以下略称为"国民党")以孙中山的建国纲领为基础,展望宪政,试图实现民主化。在训政体系下,国民党也难以发动民众参加抗日战争这一"总力战"(Total  相似文献   
22.
谈“节”     
孙彦 《南方文物》2011,(4):106-108,88
节是古代官方权力的象徵,被授予权力叫做"持节",节代表了朝廷朝廷的权威,持节者因此获得特殊的身份。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协利诱,保持汉使尊严,维护汉廷的荣誉,史称"苏武节",彪炳史册。节的形制并非是一层不变的。人们从安徽寿县出土的鄂君节,认识到战国楚的王命之节的具体形状和文字内容。而对于秦汉以来的节只能从文献得到抽象的概念,或恐误会为后世所见的龙头拐杖加流苏的节。云南昭通后海子东晋墓壁画出現了节的形象之后,陆续在其他汉晋壁画也出現了节的形象,人们对汉晋之节有了一个大致正确的认识,并有专文讨论。孙彦《谈"节"》一文收集了新的考古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壁画和实物上的图像,深入探讨了节的形制,它的质地、色彩、节旄的形状、持节者的服装和持节制度,无疑加深对节的认识,促进我们全面地研究这个器物。持节者著绣衣,这个绣衣不是一般的颜色鲜艳、装饰华丽的丝织服装,而是绣绘之衣,是持节者专用服饰,可能有特殊的纹样和颜色。羽人是仙人,他不穿凡间官方的绣服,而是羽服,我们不能混淆这两个世界,不要把绣衣套到羽人身上去。  相似文献   
23.
话说督亢     
方嘉 《文史精华》2013,(4):63-64
"图穷匕见"是人们非常熟悉、经常使用的一句成语,其出处"荆轲刺秦王",也是人所共知而且津津乐道的。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写道:"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刘向编订《战国策·燕策》:"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应先见于《战国策》中所收录的资料。  相似文献   
24.
江沛 《安徽史学》2013,(1):39-47
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拯救民族危机与向现代转型是发展的两条主线,由此形成了既要反对西方侵略、维护民族尊严,就要倡导中国文化独立性,反对西方文化传入;既要开放中国,学习西方以融入世界,就必须反对民族主义思潮,批判传统文化的相互矛盾的双线走向。在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战国策派"主要人物与追求自由主义信仰的众多知识界人士一样,在思想理念上发生了迎合民族主义思潮的转变,倡导"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呼吁个人自由暂时让位于民族自由,为时势所迫主张集权政治,并将民主政治与民主主义硬性割裂。救亡与启蒙的两难,观念与现实的冲突,自由主义内核与民族主义外衣的交织,在战国策学人论述中表现十分突出,也是那个动荡时代知识群体中思潮繁杂现象的典型反映。  相似文献   
25.
<野玫瑰>是抗战中期西南联大教授陈铨的一个话剧作品,以美女、间谍、爱情、汉奸等元素反映沦陷区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复杂多面,搬上舞台后立即引起轰动,受到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嘉奖.然而在抗战中期国共冲突政治背景下,该剧的上演引发了国共两党在文化领域的一场激烈冲突,誉之者以为是现实主义杰作,贬之者斥之为是对中国人民抗战精神的亵渎.本文依据可靠史料重新解读风波的来垄去脉,辨析争论双方在政治理论、文艺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取向,探讨争论背后的用意和故事.  相似文献   
26.
战国策》是我国战国时期弥足珍贵的一部史料汇编,其中介绍了许多可爱的游侠,他们行侠仗义、自由潇洒、游走四方。同时,又有其悲凉的一面。他们以自身的标准、个人的恩怨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正直勇敢,行为上往往表现出过激、单纯而真挚的一面;默默隐忍又蓬勃反抗,内心的孤独和面对世态的无能为力造就了他们特殊的性格,开辟了除入仕、归隐之外的第三条路——游侠。他们以个人力量自下而上地进行反抗,成为《战国策》中特殊的一类,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27.
马洪良 《史学月刊》2007,(3):121-125
《史记》所载战国历史曾取材于《战国策》,学者对此多无异义。赵生群先生则认为今本《史记》与《战国策》所载多有差异,如人名不同者即有20条之多,意在否定《史记》对战国历史的记载曾取材于《战国策》。然今考之,这20条中,包含有28对"不同"的人名,其中14对本是同一人,其余的14对人名虽异但也各有原因。可见,《史记》取材于《战国策》之说不能轻易否定。  相似文献   
28.
杨夏月 《沧桑》2013,(2):184-187
战国是一个特殊时期,它是中国历史从大分走向大合的阶段,各诸侯国都在新与旧的交替中经历着战争的惨烈与变法的阵痛。在这一历史节点上出现了一批特殊人物——战国策士,张仪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史记》和《战国策》中有大量关于张仪的文字记载,张仪的事迹在二书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不同。从文本出发归纳张仪形象的共性与差异,可以进一步探究司马迁在《史记》创作中的内在动因与深刻用意。  相似文献   
29.
《陕西史志》2005,(5):22-24
  相似文献   
30.
战国策》在传世过程中,产生了不少文字讹误,引起歧义。本文对其中10例进行校释,并 引用古代金石文字资料为据,以证己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