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河北灵寿东城南村出土战国窖藏货币整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我们整理了馆藏一战国窖藏货币。经调查,该窖藏货币是1985年河北灵寿县东城南村村民在村北挖土时发现的,货币原藏于一陶瓮之中,距地表深约1.5米,周围没有发现其它遗物,可见属货币窖藏。当时出土货币大约300公斤,其中约200公斤在出土后遭到人为的毁坏和流失,现存约100公斤。这批货币数量较大,品种齐全,面背文字多种多样,对于研究战国时期的铸币工艺和货币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研究战国时期中山国的货币制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秦汉以前古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艳娥 《南方文物》2000,(1):108-113
楚汉境地,是古扇出土最丰富的地区。据不完全统计,解放以来,在河南、湖北、湖南地区的战国,秦、汉墓中,出土的竹扇、羽扇已有46件;同时在山东、四川、江苏、安徽等地出土的汉代砖石画像上,也发现了59幅刻有古扇图案的人物画,累计扇图数量130处,它们为中国古扇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03.
包头境内的战国秦汉长城与古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104.
战国中山国的疆域大致位于今河北中南部地区,由于史书记载简略,文物遗迹湮没地下,数千年来鲜为人知,因此人称“神秘王国”。河北省博物馆推出的《神秘王国——战国中山国》陈列,恰如其分地揭开了这个“神秘王国”的神秘面纱。该陈列由笔者担任总体艺术设计,现将我们的设计思想整理出来,以就教于专家与同行。  相似文献   
105.
自人类组成社会以来,就有了分工,就有事务要人管理,于是就有了官。故官者,管也:商以前无文字资料可考,仅凭传说。商代甲骨文中虽有史、卜、臣、仆、宰之称,似初成制。到战国时《周礼》(亦称《周官》、《周官经》)出现,但官制也很简单。秦以后,日益加强,官制才逐渐严密起来。有的官名前代已有之,但因情况改变,后代则或易其性质,或削减、增大其职权;有的则为新设。各代不同,官制情况十分复杂,常使阅读古书、或写古代史事的文艺创作者弄不清楚。  相似文献   
106.
刘迈 《陕西史志》2000,(3):49-52
由来创业重拓疆,区划设置贵周详。夏置九州青徐扬,冀兖豫荆和雍梁。殷商九州豫幽营,冀兖徐扬和雍荆。周制九州豫幽并,冀兖荆扬和雍青。禹贡战国时作品,九州之说难凭信。  相似文献   
107.
夜郎古国,不管它是一个阶级社会的产物——国家也好,或者仍然不过是一个原始部落联盟也好,在战国至西汉成帝河平年间的250多年里,曾著称于史。“夜郎王”确实说过“汉孰与我大”,以至贻笑近二千年。不过,从当时“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当地“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等情况看,他是有自大的理由的。  相似文献   
108.
1998年在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东南部,探方T642H2164灰坑内,发现一批战国墨书账簿。这些账簿以牛肋骨为载体,不但记录了出入库的物品位置编号、当事人、物名和数量,而且还记录了相关借贷事项与赋息。其虽属流水账性质,已较原始记量记录有了历史性的进步。此发现不仅填补了战国时代缺少诸侯国仓廪账簿的空白,也为研究中式簿记的发展,战国文字、韩国书法艺术、记事叙述风格、古汉语语法及我国会计史、度量衡史等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9.
安乐店一号墓位于淄博市临淄区辛店镇安乐店村西北角,东北距齐国故城约7.5公里,在胶济铁路南侧、淄河西岸(图一)。2006年7月,安乐店村在旧村改造施工中发现了一  相似文献   
110.
说“妖”:明代中晚期社会与文化的异动及其妖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中晚期,是一个极具变化的时代,社会与文化呈现出诸多转向的迹象。面对如此巨大变动的挑战,势必引发生活在这一时代知识人的回应,甚至不乏惊诧之感,将诸如此类的变动视为家庭的不祥之相和社会的"大怪"。在正统人士看来,明代中晚期堪称"妖魔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妖人"辈出,"妖言"四起,"妖物"勃兴,"妖事"频出,却又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晚明社会与文化的基本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