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化阝)夫人(女器)鼎铭文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近刊布徐家岭M11(化阝)夫人(女器)鼎之铭文,因其纪年形式关乎太岁纪年、二十八宿恒星观测体系之应用、四时之形成及楚历建正诸问题,所以,该器及其铭文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商晚期圆形鼎的范铸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早期鼎的足,与同时期斝及鬲的足一样都是锥形足。商早期鼎的腹底披缝,亦与同时期斝及鬲的底部一样,都是丫字形披缝。商晚期鼎的足多为圆形足,底部的披缝为三角形披缝。我们对商晚期的圆形鼎进行了范铸模拟实验。通过制模、制范及制芯工艺发现,铸鼎的工艺应该是从铸鬲的范铸工艺中演变而来。除此之外,还得到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张闻捷 《考古学报》2012,(2):131-162
目次鼎实与鼎的类别一鼎实与鼎的类别二鼎制组合三中原地区用鼎制度四楚国用鼎制度五结语鼎是周代社会礼制生活的核心。冠、昏、祭、乡、射、朝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用鼎制度分为殷、周两大文化系统。殷商文化系统是鼎的组合,呈偶数形式,表现出殷人追求对称美以及对女性的尊重。而周文化系统的礼器鼎的组合形式呈奇数,表现了周天子至高地位的形成,反映了周人的阴阳思想和等级意识。  相似文献   
15.
柞伯鼎记载伐南国、伐昏两次战争."广伐南国"的不是周公,而是昏国.主持伐昏决战的是虢仲,而非柞伯."南国"为西周南畿国土,而与"南夷"有别.昏与柞、蔡相近,皆在淮河流域内外.昏原为东夷,后被周征伐,不断南迁淮上,与淮夷共处,成为淮夷.为扩展土地、返居故地及报复周,而"广伐南国".  相似文献   
16.
随仲嬭加鼎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但其非考古发掘品,需要考察其制作年代。在楚系青铜器大背景下,本文通过对该鼎器形、纹饰、铭文以及工艺等时代特征的观察,并对比分析相关楚系青铜器,认为该鼎制作年代在春秋中期无疑。  相似文献   
17.
汉画像石中的“捞鼎”图像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表现的是王权的更迭,更是两汉时期社会信仰意识的集中体现。画像中“鼎”的捞起与失落这一过程反映了生命的意义,具有灵魂重生和生命复出的隐喻。捞鼎画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汉代民间的宗教信仰以及汉人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18.
楚系墓葬在战国时期执行一套较为规范的用鼎制度,大多数情况下这套制度得到较为严格的执行,但也有例外,如曾侯乙墓选择1件子母口鼎与1件箍口鼎拼凑出一组2件“鐈鼎”,九连墩M1以箍口鼎代替折沿鼎表达鑐鼎功能。本文以丧葬遣策为线索,利用包山二号墓考古资料对战国时期楚国丧葬礼仪进行复原,进而发现鼎的使用会根据葬礼实际执行时的礼仪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  相似文献   
19.
20.
前两年,山西省新世纪文物发展中心从晋南临猗县收购了一件汉代铜鼎,鼎腹侧刻有铭文,我有幸看到此鼎,颇感兴趣。现将该鼎的时代与铭文考释如下,供有关学者研究参考。鼎呈扁圆形,盖与腹子母扣合。腹为敛口,口舌内折。附耳微内倾,蹄足内侧平齐。腹中部有凸棱一周,外底中间凸出一小道铸痕。隆盖上分置三环钮,钮系扁长条作桥形,顶端有乳突。鼎盖略大于鼎腹,可能为早年后配。鼎整体素面,腹面銮金,鼎腹相当完整(附照片地在鼎腹上部一侧横排直刻铭文一行,为“当赔一斗.半升”六字,其中“赐”字疑后填(见图片)。通高18.6、口径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