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9篇
  免费   6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347篇
  2013年   321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硫酰氟在博物馆藏品熏蒸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硫酰氟已广泛用于建筑物熏蒸剂,为探索能否应用于博物馆馆藏品熏蒸,为此通过对硫酰氟物化性能、杀虫机理、药效毒理、安全指标及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分析与评估,对硫酰氟在博物馆藏品熏蒸方面应用的适用性进行了科学论证,对其熏蒸技术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完善。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民族服饰、毛织品、皮革文物以及木质橱柜的熏蒸应用效果表明,硫酰氟作为新型的文物熏蒸剂,不仅在杀虫机理及毒理学上科学可行,而且技术与方法简单、实用、易于掌握,博物馆领域应用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992.
993.
周晓光 《安徽史学》2006,10(5):126-127
期盼已久的<徽州文书>第一辑10卷已于2005年1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面世.主编刘伯山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徽州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并着力于徽州文书的收集和整理,在徽学界声名远播.以他名字命名的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伯山书屋"收藏了丰富的徽州文书,徽学界久闻其名而因种种原因不得其详.此次<徽州文书>首次影印展示了"伯山书屋"收藏的部分文书,同时也公布了祁门县博物馆收藏的部分徽州文书精品,令徽学研究者欣喜不已.这批文书的整理和出版,无疑是学术界的一件盛事.  相似文献   
994.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满足不同层次观众对博物馆的需求,许多博物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基本陈列的改造,特别是专业博物馆要取得改陈的成效,我们认为必须把握好观众定位、陈列主题的确定、陈列内容及展示形式的创新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5.
时下,我国一批新建博物馆正矗立于各城市的显赫位置。全国上下掀起了一个新的博物馆建设高潮。在这些雄伟建筑的背后,隐藏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流失。很多本应牢记的事情都被逐渐淡忘了,即使用神来之笔追忆它,也难免会有遗忘和欠缺。笔此的目的。就是不想留下过多的遗憾。  相似文献   
996.
参评感言     
杭侃 《文物世界》2006,(3):45-46
本文是作者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参加第六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活动的初评工作,对特展和艺术与所史类陈列如何创新这两个问题的感想。陈列的创新首先是内容的创新,陈列的形式要与内容恰当地结合,而不是片面追求高投入,大制作。  相似文献   
997.
太原晋祠古属唐地,乃周成王之胞弟叔虞封唐之所。叔虞子燮父因晋水改唐为晋。后人于晋水之源建祠祭祀叔虞,因称唐叔虞祠,俗称晋祠。晋祠,北魏时已有祠堂、飞梁,北齐时则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至民国历代屡有扩建,始成今日之集古建筑、石刻、雕塑、古树、名泉于一体的博物馆。自《山海经》、《水经注》始,历代献均有记载,然而能将晋祠进行细致考察、认真考证和研究,在清康熙年前惟朱彝尊一人。  相似文献   
998.
白文 《文物世界》2006,(2):16-18
陕西风翔博物馆新近征集的一通北周天和年问四面造像塔(566~569年)。质地青石岩,造像塔由三部分组成,上为圆形覆钵体,四角刻出似单瓣仰莲叶衬托出圆形覆钵,与方形柱体形成衔接,中间四面的方形龛中雕刻组群佛像,下为基座,一面刻有题记。通高0.71米,基座边长0.32米(图一)。  相似文献   
999.
物复制仿制品的制作是博物馆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内容,其目的在于加强对物的保护,便于陈列和研究工作,解决在陈列展览中因缺少实物展品造成的缺陷,达到以实物公诸大众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000.
罗腾 《巴蜀史志》2006,(3):57-59
成都茶馆历史悠久,不仅数量众多,且富有个性,茶馆名称、茶叶品质、茶具桌椅、馆内堂倌等都有独到之处,流连茶馆与成都人的个性密不可分。目前,中低档茶馆仍是成都茶馆市场的主体,传统茶馆仍受大众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