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李劼 《满族研究》2001,(2):95-95,79
由湖南吉首大学民族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罗康隆撰写的《族际关系论》一书已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部理论性很强的著作,而且有独到的视角,这可以从本书的篇章结构中看出。  相似文献   
93.
94.
自来论述百越习俗,言必称“断发身”,“断发”与“身”并提,意谓二皆为古越人之显特征而普遍盛行于百越之中。笔以为,“身”习俗或可持此一说。至于“断发”习俗则未尽其然。  相似文献   
95.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韩建交及中国改革开放形势的进一步深入,朝鲜族中小学师资队伍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教师无序流动、流失成为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时至今日,中国国力日臻向上及周边国家形势变化,朝鲜族中小学师资队伍又有了一个新的变化。正确把握当今朝鲜族中小学师资队伍的现状与问题,探究新形势下朝鲜族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对朝鲜族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
正《考古》2012年第7期刊发了湖北随州市叶家山西周墓地的发掘资料~([1])。此前,相关的发掘简报及研究文章还在《文物》、《江汉考古》等刊物陆续发表~([2])。通过大规模的发掘和综合研究,可确认叶家山墓地是西周早期的曾侯家族墓地。这一新的重要考古发现,无疑对研究西周时期曾国的历史和地理等具有非常重大的学术意义。该墓地出土了大批带有铭文的青铜器。其中,M50随葬了两件带有特殊数字铭文的同铭方鼎,整理者命名为  相似文献   
97.
关嘉禄 《满族研究》2007,(3):124-125
经过数月紧锣密鼓的运筹与排练,大型原创舞蹈诗画<满风神韵>终于和广大观众见面了.这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堪称上乘的艺术佳作.编导者坚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创作理念,运用丰富的舞蹈语汇,配之以高科技的舞美手段,再现了满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历史与文化.那震撼心灵、催人奋进的民族精神,那如诗如画、美轮美奂的表演情景,使观众仿佛走进了梦幻般的艺术世界,尽情享受着璀灿的满族文化带给人们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98.
王旭东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1,(4):20-27+108-109
铸有"戎"字族徽的晚商"戎"族铜器曾在殷墟西区墓地第八墓区集中出土,但分析墓葬资料可知,第八墓区的墓葬数量只能与扩展家庭的人口规模相对应。根据花东卜辞的记载看,"戎"地即"戎"族族居地,位于今山东省蒙山西侧一带,第八墓区埋葬的仅为出于某种原因迁居殷墟的少数"戎"族成员。"戎"族铜器的研究和"族墓地"辨析,对于准确理解殷墟西区墓地性质、晚商家族形态等热点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
刘云霞 《东方收藏》2022,(3):122-124
嘉峪关魏晋时期墓葬群出土的大量画像砖,记录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气候、民族融合等内容,其中有很多关于军事方面的描绘,为我们探析魏晋时期军戎服饰提供了充实的图像信息,使我们能够从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嘉峪关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少数民族多在此聚居,又因当时中原地区多战乱,大量流民迁徙到此,因而促进了当地服饰文化的大融合。军戎服饰在魏晋时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既承袭了汉代服饰的形制,又吸收融合了当地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改良后更加适应嘉峪关地区的气候、经济、文化、习俗等。  相似文献   
100.
"勋庸弈载,位望优崇",河南于氏家族自于谨以武功起家,便一直活跃在隋唐五代的历史舞台上,其问入相者四人,入翰林者三人,主文修史,出镇方面者亦不乏其人.他们积极参与或者发起文人官僚之间的诗酒唱和,于志宁、于邵,于濆、于公异等三十余人,都在文学上有一定的成就.于邵堪称唐德宗时期的大手笔,于濆则于晚唐诗坛独树一帜.本文即从文学的角度出发,考察于氏家族文人的生平经历与文学创作,评介他们在文学上的造诣,并分析其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