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6篇
  免费   0篇
  17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程歗教授新著《文化、社会网络与集体行动——以晚清教案和义和团为中心》一书最近已由巴蜀书社出版,这是晚清史研究领域引人注目的新成果。全书视野开阔,共分为四个专题探析:史学方法试笔:口述、文献与考据,研究对象探析:精英思想与大众心态,晚清教案视点:  相似文献   
42.
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阅览室工作是图书馆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览室工作以接待读者为主,为读者服务为目的,是图书馆工作的前沿阵地,更是管理员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为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提高管理员的管理意识不但是此项工作的关键,也是必要的,刻不容缓的。  相似文献   
43.
中国自从脱离帝制走上共和道路后,就面临着如何调整好民族群体与国家对应的问题。中国历史悠久、族群众多,且关系复杂交织,使得这种调整的难度远超一般性国家的常规建设,但终以“多民族统一国家”而塑形,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即其高度的理论概括。当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再强化,乃是国家建设内在诉求与因应世界局势发展的合力所为。以民族群体之间的“共通性”为追求目标进而达到“共同”之境界,促使国家进入文明的高度发展,应当是二者对应关系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原创性论断提出以后,青海各族人民倍感振奋、衷心拥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纵观数千年中华民族由自在到自觉的历史进程,借鉴世界范围民族形成发展的经验,深刻把握党的民族工作的规律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金钥匙,标志着我们党对民族问题的认识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45.
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是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效路径,需要进一步得到重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把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进一步与教育要素有效结合,以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为抓手,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相贯通,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要素等方面同步并举,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6.
新时代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呈互构式,遵循时代要求,深刻把握二者的逻辑关系和内在机理,对建构二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结构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7.
《新疆地方志》2021,(4):F0003-F0003
2021年12月27日,《新疆抗日战争志》终评会召开,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魏占海参加并讲话。会议由一级巡视员吐尔地·阿西木主持。《新疆抗日战争志》编纂委员会部分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专家,重点围绕是否坚持正确的五观,是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篇目结构是否合理,资料是否存真求实、是否合理利用、是否存在缺漏,行文是否严谨规范,是否严格落实相关保密规定要求等对志稿进行评议,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8.
邓拓的青史情结与忠诚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 《炎黄春秋》2006,(7):45-49
邓拓自幼浸染于儒家传统文化中,自然就把生命的超越之路定在对历史正义的追寻中,而不是定在对彼岸世界的向往中。个体如何面对青史的问题,对邓拓而言,同时也是个体如何面对自我的问题。儒家文化之外,邓拓还深受苏俄式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作为一名现代志士,他继承儒家文化关注现实人生、关注历史正义观念的同时,又扬弃了儒家文化与时代不相契合的传统意识形态内涵,而代之以马列主义。这样,他对历史正义的追求,就落实为对马列主义的忠诚。他忠诚于马列主义,往往又把革命组织、革命领袖认同为马列主义的化身、历史正义的化身,这样,当革命自上而下出现“左”的偏差、邓拓本人忠信见疑的时候,他心中便总是充满个体生命被抛出历史正义事业之外、难以实现生命超越性追求的焦虑。当他对革命自身的失误作出反思的时候,他只可能站在革命主体一员的位置上,对思想方法等问题作出反思、批评;不可能跳到党派之外质问领袖、质问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当外部环境异常残酷的时候,他只能选择以自己的尸骸去填充自我生命与历史理性之间的鸿沟,而不是去质问这种历史理性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49.
鹏雄 《文史博览》2006,(12):31-32
日本明治维新后,随着机器文明及西洋思想的输入,带来文学及创作意识的近代化与个人化。明治二、三十年代(19世纪90年代),托尔斯泰、雨果,拜伦、歌德等的译作大量流入日本。日本的文化人开始质疑“皇国神圣”、“天皇至上”的教条,而有了个人主义、思想自由的想法。  相似文献   
50.
凡研究客家与客家文化的学者都会不约而同地谈到客家人中普遍存在着的“崇宗敬祖”情结,认为它是“客家文化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既彰显在其民俗诸表层事象上,更潜伏于其深层心理意识之中”,因此,就一定意义而言,“不了解客家人的祖先崇拜,就不能真正地了解客家人”。然而,客家人的崇宗敬祖情结到底来源于何处,它与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到底有什么关系,崇宗敬祖行为在客家地区的普遍根植对客家社会的发展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笔者以为,对于诸如此类问题的探索,对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客家与客家文化具有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