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正>Tibetan Buddhism is not only one of the two branches of Mahayana Buddhism, but also one of the two most important and evolving traditions of the contemporary Buddhism world. It has  相似文献   
92.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明确规定中俄两国以额尔古纳河为界。清朝末年,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边缘的额尔古纳河两岸,采金业悄然兴起。横贯东北北部的中东铁路开工。随着招募的大量内地民工,河北、山东的"逃荒"者也络绎不绝。生活在这里的还有采金、放牧的俄国人和十月革命后逃亡的白俄贵族。远在他乡的青年人与俄罗斯姑娘日久生情、相爱结合,繁衍出一个个华俄后裔的特殊家庭。中西合璧的生活传统至今不曾改变,并依然传承……  相似文献   
93.
拒俄运动与中等社会的自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桑兵 《近代史研究》2004,(4):157-178
在清末的革新与救亡运动中,知识阶层与民众一开始处于分离状态,戊戌与庚子尤为典型。一些知识人认为义和团其情可悯,其气可用,其举动则可哀。1901年拒俄运动发端,趋新人士主张动员民众,明排外。在梁启超等人国民思想的鼓动下,随着国内和东京学界风潮的兴起,“少年中国”演化为“学生社会”,以学生为中国的主人翁,由学生引导其他社会成员转变为国民。后来“学生社会”再演进为“中等社会”,其主旨是:上层已朽,下层尚愚,须由中等社会开通和引导下层社会去改造上层社会。这与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当年提出的社会分层理论相当近似,象征着中国趋新知识人士的自觉。拒俄运动使学生和开明士绅直接面对国民的社会责任,中等社会的主张部分得到实现,四民合为国民,而中等社会起着引导及核心作用。此后,提出“中等社会”的激进人士较少继续使用这一概念来看待自己与民众的关系,而主张体制内变革的立宪派士绅则有所发挥,中等社会的概念被广泛运用。从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起,知识阶层与下层民众首次在爱国与革新运动中连为一体,而中等社会的概念对于革命派和梁启超也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94.
从"正常化"走向"睦邻友好"--1989~1992年中苏(俄)关系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1992年是中苏(俄)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包括三个阶段: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1989年);中苏关系过渡到中俄关系(1991年);建立睦邻友好原则(1992年).在这三个阶段中,"正常化"是核心,它贯穿其间,使三个阶段紧密相连.中苏关系之所以实现"正常化"主要是由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两国的国家利益所决定的.此外,灵活的政策运用在处理"三大障碍"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苏关系正常化的最终实现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中苏关系正常化,对后来的中苏(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确立了新型的国家关系,使两国关系经受住了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考验,奠定了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5.
本文对俄藏对1638号文书进行了研读判定,认为是《春秋后语·秦语》的一个片断;并与02663、02724、05341、05784号文书拼接缀合,对照正史有关记载,作了订补校勘,力图恢复俄藏《春秋后语·秦语》佚文的原貌。  相似文献   
96.
俄藏敦煌艺术品与莫高窟北区洞窟关系蠡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俄藏敦煌艺术品的收集过程与特征分析,结合莫高窟北区洞窟出土的同类物的比较研究.分析指出俄藏敦煌艺术品的主要来源是奥登堡考察队在莫高窟北区石窟的挖掘所得,同样的道理,表明俄藏敦煌献中的部分也存在相类似的情况。并指出在研究中对俄藏敦煌艺术品与俄藏敦煌献与莫高窟北区洞窟出土物献结合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正>(上接第12期)(六)闻名遐迩的音乐文化哈尔滨素有"音乐城"的雅称。因为自19世纪末以来,哈尔滨是西方音乐传入东方的窗口,多元文化曾在哈尔滨激荡、交融,民族救亡的歌声曾在哈尔滨传唱,音乐在自始至终伴随着哈尔滨成长。  相似文献   
98.
对1933—1934年间的中国而言,怎样综合处理对日对苏关系这一组复合性矛盾,是一个困难而又复杂的选择。就整体来看,蒋介石在此期间并未单纯偏向于“联苏制日”,而是以“中立”促成日苏两国的相互牵制,实现既“攘日”又“制俄”的双重目标。二者在质量上随各阶段矛盾的变化及对矛盾之认识的变化而各有侧重,在时间上则平行不悖。对这种着眼于利用国际矛盾的“二重外交”的评估,是当局者在形势判断上的一个分水岭。它带来了蒋汪两人此期在外交方针上的分歧,并埋下了最终导致他们走上相反道路的种子。  相似文献   
99.
中国与苏维埃俄国之间的蒙古(1920-1924)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Г·卢贾宁 (С Г Лузянин)先生系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研究员 ,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俄中关系史、现代中国外交史的研究 ,在俄 (苏 )、蒙古、中国三国关系研究方面发表了多篇论文 ,《2 0世纪的俄国·蒙古·中国 :1911— 194 6年三国间的政治关系》(莫斯科 ,2 0 0 0年 )是作者的代表作 ,也是近年来俄罗斯学者有关上述三国关系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本文发表于 1995年 ,着重探讨了 192 0— 192 4年间中俄 (苏 )两国就蒙古问题的交涉以及诸多相关问题。作者的有些观点难为我们所苟同 ,但文章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苏俄档案资料。鉴于此 ,特予发表  相似文献   
100.
走向“三二○”之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介石是国民党内“师法”苏俄最主要的倡导者 ,曾经赞同过共产党人的阶级斗争观念 ,他也是孙中山联俄容共政策最主要的支持者之一。基于护党的愿望 ,蒋介石与苏联顾问季山嘉等关系恶化 ,最终导致了三二○事件的发生。蒋之所以会走到三二○事件这一步上来 ,固然是由于他对一些信息的严重误读 ,但不可否认 ,也与其独特的性格和心理状态分不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