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7篇
  免费   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573篇
  2013年   717篇
  2012年   758篇
  2011年   490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张颖 《风景名胜》2020,(3):0216-0216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改造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绿色、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道路绿化改造项目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如何保障城市道路绿化改项目设计水平及质量成为思考的重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道路绿化改造提升项目设计原则;其次探讨了城市道路绿化改造提升项目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92.
王利华 《史学理论研究》2020,(2):74-86,158,159
中国古代先后两度出现性质相当不同的资源环境困境。第一次是西周至秦汉时期,主要表现为山林川泽自然资源不敷利用,资源困境的忧思催生了早熟的自然资源保护思想理论和礼法制度。第二次是清朝中期以后,“人口爆炸”造成的巨大资源(特别是土地)危机和生存压力,使18世纪末期(1790年)成为历史上的环境拐点,山区毁林开垦迅速显现出恶劣的环境后果,促使当时社会展开以山林保护为重点的环境保护思考和行动。两者之间是一个思想与行动都显得相对平淡和迟滞的阶段,但也有若干历史情节值得特别注意:一是围绕山林川泽之利,发生了国家从“专山泽之利”到放弃山泽垄断的制度变化;二是先秦诸子的自然观念和资源保护思想,在宋明理学中得到了一次明显升华。  相似文献   
93.
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非援助,按照政策力度等要素的考量,中国对非援助政策大致可分为孕育与实践(1949—1982年)、务实转型(1982—2000年)、机制化与扩大化(2000—2012年)、全面提升(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不过,就对非援助原则和政策目标而言,以1983年中国对非合作“四项原则”为分界点,中国援非历程可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之前,中国援非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王学祥  王爱英 《神州》2020,(4):132-132
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初中思想教育的价值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但是在初中思想教育的开展过程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本文主要分析初中思想教育的价值,然后针对当前初中思想教育的不足,提出合理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5.
覃婷 《风景名胜》2020,(2):0128-0128
在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其中一种重要的形式就是林下种植,这种方式也可以为林农和其他林业生产经营者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文章首先阐述了林下种植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之后分析了如何发展林下经济,从制定科学化的林下种植模式、选择合适的种植品种、扩大发展规模等方面保障林下种植的发展,希望能为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6.
97.
赵君颉 《神州》2020,(5):103-103
当前,青少年群体中的思想认知偏差、个人价值失衡等问题应引社会和家庭的高度重视,本文作者力图从一名在校高中生的角度,阐述通过建立有效的青少年思想教育体系,解决青少年群体的思想问题,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历史史观和唯物史观,真正担负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98.
以往的年鉴质量管理大多停留在经验层面,年鉴的质量也因此普遍偏低。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年鉴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我们面临着如何提高年鉴质量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现实问题。现代项目质量管理思想是现代项目管理科学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99.
中唐时期在一些敦煌大族修建的家窟中,出现了以"报恩"为名营建的石窟,并在窟内显著位置绘有亡父母供养像,使石窟的荐亡与祀祖功能鲜明,体现出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交融。张议潮建立归义军政权后,此种类型的石窟营建更为兴盛,与当时社会倡导的"忠孝"之风的盛行关系紧密。营建于晚唐时期的莫高窟索义辩窟为敦煌索氏家窟,在石窟营建中选择中唐时期就已开始流行的报恩窟,并在建窟功德记中突出对"忠孝"的显扬与强调,与其敦煌大族、儒学世家以及索义辩为归义军僧团重要成员的身份相符,所反映出的情感诉求、宗教信仰与价值取向在这一时期的敦煌大族中具有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李泽厚先生基于康德绝对主义伦理立场,其道德见解具有人兽对立、理性至上、强调外烁、注重约束等道德精英主义的特点.本文则以道德常识和神经认知科学等方法,力证道德的生物演化、本能领先、基于内发、重视激活的道德平民主义.认为后者更契合新时代需要和新学术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