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5篇
  免费   2篇
  528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575篇
  2013年   614篇
  2012年   637篇
  2011年   483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路上     
丝路极边 去腾冲时,正是油菜花开的季节,打一辆面的,顺着蜿蜒的泥道。车从后山将我们送进和顺。因地处丝路要冲,和顺是腾冲走向南亚的第一镇。  相似文献   
92.
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结晶,对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仍具有深刻影响。我们应该把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渗透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去,充分发挥其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3.
肖霞 《民俗研究》2002,2(2):158-165
信仰往往与特定的仪式联系在一起,而“仪式,通常被界定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它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凡俗的活动,这类活动经常被功能性地解释为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过渡(社会类别的、地域的、生命周期的)、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  相似文献   
94.
体育新闻是新时期下的媒介形式,受众通过对体育新闻的接触能够获得多方面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体育新闻具有自身独特的精神品味以及新闻特征,在新的时代精神下,体育新闻应该不断发展和更新自己的报道内容和方式,增进对受众心理的分析,从而不断推动体育新闻向前发展。体育新闻主要是以通过对体育活动以及健身信息方面的报道,来达到对人类体育精神的文化传播目的。体育新闻的主体  相似文献   
95.
胡伟  赵兴胜 《史学理论研究》2023,(2):147-156+160
发扬中国史学特别是近现代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既要重视一般理论的探讨,更要重视史学家个体经验的发掘整理,以资示范与引导。郑天挺的经验就是很好的案例。他的经世致用思想与实践具有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等特点:他“观世”以国计与民生为重,“顺世”以历史大势为依归,“入世”以善作致用之学、善用忠恕之道、善谋民生之需、善于学以致用为特点。郑天挺的经验说明,学术成果需要走出书斋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个人学术成就固然重要,经世致用追求下的公共贡献同样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96.
一与二 佛教虽然未与其他宗教发生过战争,但在传入初期,其与中国原有的道教还是有过一些辩论。  相似文献   
97.
李雷震 《神州》2012,(10):42-42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在阅读教学中,应首先在课堂上加强祖国经典著作的推介和引用;其次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内溉然后让学生从个性化阅读中品味作品文化的意蕴,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让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根植于每个学生心中。  相似文献   
98.
王昭健先生是位长寿的人。他生于1911年农历腊月二十日,这也是老人家认定自己是辛亥革命那年生人的依据,2010年6月19日驾鹤西去。若按中国传统虚龄算法,是位活到百岁的老人。王昭健先生是位有故事的人。他历经民国、日  相似文献   
99.
康洪月 《神州》2013,(35):77-77
信息技术课程在初中课程中是属于实践性和应用性以及时代性非常强的课程,也是一门新兴学科。笔者就游戏法、探究法、实践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的应用经验,总结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有效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0.
卷首语     
戏曲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舞台艺术。曾经的中国大地几乎无处不飞歌,戏曲以其优美的唱腔,平俗的语言娱乐着广大民众的生活;戏台作为它的物质载体,承载着戏曲艺术昔日的辉煌。从威严肃穆的大内宫殿,到繁华嘈杂的街市里巷,无不可以看到古戏台的留存痕迹。古戏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古代世俗生活的真实写照。本期聚焦“余音未了:中国古戏台”,关注了古戏台建筑从简陋到奢华、从质朴到精致、从繁华到衰败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