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明代中后期心学在徽州的传播和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明代中后期,与朱子学“别立宗旨”的心学在徽州得到广泛传播,并在徽州士人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入徽州的心学主要有二支,一是湛若水之学,一是王守仁之学。湛、王心学对徽州学术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它既使南宋以来朱子学在徽州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同时也导致了新安理学学派中形成了二个不同的学术阵营。这种状况一方面反映了明代中后期心学兴起以后,朱子学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力的削弱.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徽州学术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22.
李迎新 《丝绸之路》2021,(1):104-107
王阳明心学与朱熹理学有本质上的区别.朱熹理学违背了儒学"天人合一"一元论思想,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走向二元论.在知行关系上,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是基于对朱熹知先行后思想导致的不良后果进行的补偏救弊措施.朱熹将天理与人欲割裂开来,要人欲听命于天理,实际上是走向了性本恶.王阳明"心即理"的提出,即是对性本善的肯...  相似文献   
23.
焦竑是晚明学界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也是明代思想史和学术史中具有承上启下性质的人物.其思想的形成与著名学者杨慎的关系十分密切,焦竑在多年搜集整理杨慎佚文过程中,不仅继承了杨慎较为融通的治学态度,也吸收了杨慎重视实学的治学方法.在对待理学与心学、儒学与佛学、形上之学与形下之学的关系方面,焦竑与杨慎如出一辙.同时,焦竑又在史学与考据学方面将杨慎的思想推向纵深,并实现了超越.  相似文献   
24.
正"知行合一,协力争先"是贵阳的城市精神,而阳明文化则作为了贵阳这座城市的城市名片。在这一年内,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倡传统文化,以其精华来解读当今世界、当今社会,解决国家大事、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欧盟,在教科文组织上的讲话就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现代性、创造性转化的范例,以此来解读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如何对话的例子。今天我们讲阳明文化、传统文化,无非就是要将其作一种现代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25.
李贽的文学思想对晚明的文学理论批评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探讨了李贽文学思想的核心"童心说"与阳明心学的渊源关系,并论证了"童心说"在主体思维和文学审美上对阳明心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26.
《安徽钱币》2002,(2):86-88
安徽省钱币学会三届二次理事会暨秘书长会议就要结束了。本次会议是以贯彻落实中国钱币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精神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家能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出席会议,共同商讨学会工作,关心学会的发展,积极为学会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27.
薛侃,字尚谦,号钝子、常思子、中离。揭阳县龙溪都凤里(今潮安县庵埠镇1人。生于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六月二十九日,卒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薛侃是明朝中期一位道德学问都深有影响的学者。被誉为岭南一代心学大师,与翁万达、林大钦、萧端蒙、林大春、唐伯元、林熙春、郑大进、黄仁勇、丁日昌并称潮汕“明清十杰”。  相似文献   
28.
王阳明《传习录》中“以象达意”的形象性论述语言平易近人,意象常见,善用譬喻、例证、类比等手法,简洁精炼又生动活泼,并富有机锋和审美趣味,易读易懂,可以作为把握和解读心学要义之钥。  相似文献   
29.
<正>李绂,字巨来,号穆堂,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人,清代著名"陆王心学"学者,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李绂学术甚优,仕途却屡经坎坷,起伏骤然。尤其在雍正朝,元年(1723)正月即以带罪之身擢升重用,二年外放为广西巡抚,一跃为封疆  相似文献   
30.
明中叶后,华而无实的文风渐滋日盛,以故时人每有文佞之议。在这样的情形下,同样以复兴儒道为职志的阳明心学承担起救弊之责,而阳明心学“心即理”主张下的“正心”所倡言的“师古人之心”的具体内涵也本质上暗合了散文载道传统。因此,若推本溯源的话,“师古人之心”比师古人之文无疑在学道的取资上更加勘进一步。而其对“文以载道”的影响自然不再像前代那样单纯地附道于文,实际上更要求道熔铸于心而自然流露。这样,具道于心而自然发抒之文,不论诉诸于何种内容,以何种形式表现,则文章必然充溢着道的气息而“莫非道之用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