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1.
李帆 《清史研究》2006,(4):44-50
在清代中叶的学者中,李绂是维护陆、王最力者,他以各种方式表明对陆王心学的尊崇,对发扬陆、王学术做出了较大贡献。一方面,他反对寻章摘句为学,推崇陆、王躬行实践之学;另一方面,他力图建立陆、王学统,以与程、朱相抗衡、争正统。此外,对于陆王心学中的一些学术问题,他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所以,他被誉为当时的"陆、王学者第一重镇"。  相似文献   
12.
岑沫 《文史春秋》2014,(11):42-49
王阳明(1472-1529),浙江余姚人,汉族。本名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被谥“文成”,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  相似文献   
13.
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深受西方的影响。但是,通过考察可以发现,稻盛和夫等很多日本企业家的经营哲学还是和东方传统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企业经营需要哲学”这个命题出发,探讨了“心学”与稻盛哲学的关系,分析了京瓷公司员工凝聚力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有清一代,白鹿洞书院修有两部志书,一为康熙十二年(1673)廖文英所撰《白鹿书院志》,一为康熙五十四年毛德琦所撰《白鹿书院志》。毛志在继承廖志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增删、调整,使得新修志书中,程朱之学对书院的影响大增。康熙间朝廷推崇程朱理学的时代背景,以及毛德琦迎合上意的个人目的,是促成毛氏此举的主要动因。对《白鹿书院志》编纂过程的探讨,揭示出的官方意志、个人意图等影响文本形成的因素,为理解书院志、书院历史书写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于反思史料与史实的关系亦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阳明心学的世俗化伦理观蕴含着诸多间接和直接有助于商人伦理转换和建构的思想及其依据,这些思想主要包括:良知说;"体用一原"论;"百姓日用即道";理欲观、公私观及其唯我论,尤其是"新四民观"和"贾服儒行"论。阳明心学的世俗化伦理观为明清徽商伦理思想的转换和建构提供了诸多理论和思想来源,帮助他们实现了传统商人伦理的转换和新伦理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罗泽南是晚清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不仅对理学的基本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发,且在一些问题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以程朱理学的正统观点为准绳,罗泽南对王阳明心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通过辨学进一步强化了程朱理学对陆王心学的强势地位。与囿于道德论的正统理学家不同的是,罗泽南还十分注重讲求经世之道,使理学又焕发出新的生机,从而有效地推动了程朱理学在晚清的复兴。  相似文献   
17.
陈献章,人称白沙先生。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心学思想主要包括"天地我立,万化我出,宇宙在我"的心本体论和"反求诸心"的心学方法。他的心学思想开启了明代心学的先河,尤其是对湛若水和王阳明心学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明代思想史上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8.
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的心学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了陈献章所开创的江门心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他的"随处体认天理"的心学方法是他思想体系的重要思想构成,是与他的心学世界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研究湛若水心学思想的关键。其内容包括内外合一、动静合一、知行并进等。  相似文献   
19.
《贵阳文史》2010,(4):46-47
<正>修文是明代大儒王阳明500年前"龙场悟道"创立"心学"思想的发祥地,被称誉为"王学圣地"和"王学的耶路沙冷"。为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打造阳明文化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树立对外开放形象,修文县先后于1999年、2002年、2005年、2009年举办了4届"国际阳明文化节"。阳明文化节不仅给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这位"中国儒学的最后一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天命观有一定的认识论意义,它表明了我国古代人对天的无限敬仰,"仁"学体系就是基于他对天命的体悟形成的经世致用的社会规范体系,所以"仁"学体现了"知"与"行"的统一。孟子的以"仁心"行"仁政"对中国政治理论的发展、政治体制的创新更是起到无法估计的作用。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都是儒家仁学在"知"、"行"以及"知与行关系"上的深层突破。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思想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但都是认识论、实践观日臻完善的表现,为当时社会人格建设、道德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了文化根基、文化借鉴,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随着世界的普遍交往,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这些缺陷会得到弥补,精华会得到彰显,定会为当今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相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