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冯尔康 《安徽史学》2015,(1):126-131
文章概述了清代前期西洋传教士在安徽布道与天主教堂在安徽的分布、安徽教徒到外省传教和信教活动,以期有助于安徽天主教史的研究。西方传教士成际理、梁弘仁、魏方济、奥地利南怀仁等人在徽州府婺源县、池州府、淮南府、太平府芜湖县、滁州直隶州、泗州五河县等六个府州县建立教堂多所,吸收信众;与西洋传教士配合,徽州信徒姚若翰到江苏海门、池州石埭教徒沈方济各赴湖北谷城传教;有十多名安徽教徒在江苏、北京等地过宗教生活,其中有汪钦一、鲍天衢、汪伊纳小等六名徽州人,参与西方传教士传教活动。作者认为,与各省比较,安徽属于天主教活动相对沉寂的省份;徽州人在外省颇有皈依天主教的,而徽州本地人似乎不感兴趣,是否与这里宗族势力强大、理学观念深入人心有关,需要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62.
清代徽州涌现众多才女,处于社会上层的她们饱学闲适,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同时也比一般妇女受封建礼法束缚更深。徽州能产生众多才女是各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63.
徽州人在《近思录》及其整理本的传播历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汪佑汇辑朱熹之言,增入《近思录》各卷末,合编为《五子近思录》十四卷。此书"大成全观","朱子集大成之梗概,昭著于世,而四先生之言,益有所论定折衷"。汪佑此编在清初朱子学传承发展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使程朱之学思想内容更趋完善。汪佑《五子近思录》面世后,重刻者接踵而至。其传刻本之多是任何一本《近思录》续编本难以企及的,推动了程朱理学学术思想的盛传。  相似文献   
64.
倪清华 《收藏家》2006,(3):43-47
在中国的文房四宝中,徽州的制墨独领风骚,数百年来为文人骚客所珍爱。徽墨的生产始于南唐。创制人是奚超、奚廷圭父子。唐中叶至唐末,由于藩镇之乱,连年征战,奚氏一家由河北易水(今易县)南迁至徽州,奚氏父子本是制墨能工,此时得皖南的古松为原料,又改进了捣松、和胶等技术,终于创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经久不褪,香味浓郁”的佳墨。南唐后主李煜,召奚廷圭担任墨务官,并赐国姓“李”。于是,奚氏全家一变而为李氏。李廷圭成为古今墨家的宗师。宋宣和年间,就出现了“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局面。宋时,徽州的张遇、沈桂、潘谷、吴滋等,都是著…  相似文献   
65.
周晓光 《安徽史学》2006,10(5):126-127
期盼已久的<徽州文书>第一辑10卷已于2005年1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面世.主编刘伯山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徽州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并着力于徽州文书的收集和整理,在徽学界声名远播.以他名字命名的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伯山书屋"收藏了丰富的徽州文书,徽学界久闻其名而因种种原因不得其详.此次<徽州文书>首次影印展示了"伯山书屋"收藏的部分文书,同时也公布了祁门县博物馆收藏的部分徽州文书精品,令徽学研究者欣喜不已.这批文书的整理和出版,无疑是学术界的一件盛事.  相似文献   
66.
本文运用网络文本挖掘的方法分析马蜂窝和携程旅行网的10800条游客短评,通过词频分析、情感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方法对黄山市5个典型旅游地的游客徽州历史文化感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景观要素、感知评价的词频数最高,"古村落"感知形象突出;游客对徽州历史文化认知评价正面情绪显著;"门票"和游客负面情绪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67.
明清徽州民居风格形成之民俗背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丽娜 《民俗研究》2006,(3):105-111
一、徽州民居的平面布局与群体组合反映了徽州的“营宅”民俗(一)“天井民居”模式与徽州的“楼居”民俗作为传统民居的一支,徽州民居的群体组合方式符合中国江南地区传统建筑体系的群体组合特征,通常“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1”而具体来说,徽州民居的平面布局与群体组合方式是以多进院落式为主,主要形制有三合院式、四合院式以及变体式三种,在这几种形制基础上又大多建二层或三层楼,因此,徽州民居是一种以“楼居”模式为核心的组合方式。从现存的明清民居实例可以结论,典…  相似文献   
68.
张茹 《风景名胜》2021,(4):0379-0380
本文以审美意象的崭新视角来重新解读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文章探究了审美意象的思维过程,继而建构审美意象视角下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体系。最后以徽州传统聚落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基于建构的审美意象体系下,解读徽州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意识构造、物象表征和意境感知三部曲。  相似文献   
69.
冯剑辉 《安徽史学》2023,(2):142-149
同治年间休宁粮差大案是晚清时期徽州吏治败坏的集中体现。此案中差役操纵勒索情形极为严重,对百姓危害巨大。官府腐败无能,长时间内无力解决差役危害,死灰复燃、愈演愈烈成为常态。此种局面的形成与清代胥吏制度有密切关系,而晚清徽州宗族衰落,对胥吏失去钳制能力,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0.
齐玥  郭延龙 《东方收藏》2024,(1):167-169
徽州地区孕育了独特的文化风貌,其中,文房四宝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深入研究徽州文化及其文房四宝的内涵,分析其在文创产业发展方面的现状,并提出文房四宝文创设计的原则。通过前期调研以及对于设计定位、设计内容等方面的研究,文章认为对文房四宝进行创新设计,有助于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进而推动徽州文化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