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31.
胡中生 《安徽史学》2016,(4):120-126
从民间文献中可以窥探清代徽州地区女性葬礼过程。葬礼中普遍存在着宗教信仰和堪舆风水观念,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葬礼中礼俗交融极深,违礼越制成为一种常态性现象,礼法不断被突破而向俗尚靠拢,体现出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32.
王耀成 《古今谈》2007,(2):50-54
在宁波开埠的第7个年头,即1850年6月26日,一个榴火初燃的夏日,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丁韪良搭乘一艘三桅帆船,经历了整整35天的风浪与海盗的侵袭来到了宁波,并且一住10年。当他终于奉命北上,行将告别这座江南古城时,忍不住投去了最后的深情一瞥。  相似文献   
33.
徽州的桥     
潘小平 《江淮文史》2004,(1):157-162
很想和人说说徽州的桥。那都是一些老桥,坐落在徽州的风景中,画一样静默。不知为什么,徽州老桥的美,总给人一种地老天荒的感觉。常常  相似文献   
34.
徽剧沿革及其表演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泰山 《江淮文史》2004,(2):120-134
徽剧,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它早期形成于徽州、池州、安庆、石牌、枞阳、桐城一带,是在青阳腔、昆山腔和俗曲等基础上,多方吸收明末清初流行的优秀戏曲艺术逐渐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35.
明清徽州宗族的异姓承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婺源腴川程氏宗谱和休宁二十七都五图黄册底籍所载资料证实,明清徽州宗族的异姓承继相当普遍,绝非个别现象。同宗继子乏人是异姓承继的原因之一,保全家产为异姓承继的重要经济因素。异姓承继亦有感情问题。血缘关系是宗族组织建立的基础,宗祧承继为宗法制度的一个核心内容。明清异姓承继的普遍及有关法规的调整,表明封建宗法关系的松弛。宋代以后的宗族既有发展的趋势,也有从内部开始瓦解的倾向。  相似文献   
36.
徽州方志是徽州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是徽州修志的鼎盛期,考察这一时期徽州修志的实践是徽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徽学深入研究的需要。本文试图对清代徽州府县乡镇志、专志的发展概况作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37.
徽州老祠堂     
潘小平 《江淮文史》2005,(1):162-169
如果你前往徽州,那么你会发现,在徽州的各个村落之中,耸立高出普通民居的最雄伟高大的建筑,就是祠堂。祠堂是全宗族或是宗族的某一部分成员共同拥有的建筑,它同时又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因此和一般的民居相比较,要高大气派得多。  相似文献   
38.
明清徽州文书中所见的招赘与过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安徽史学》2005,(6):86-92
招赘与过继是家庭延续出现断裂环节时常用的实现香火传承的两种基本方法.在明清徽州文书中,有关招赘和过继的契约不乏,解读这些文献,有利于我们认识徽州社会的家庭观念、招赘与过继的方式以及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39.
明代徽州的宗族乡约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徽州是聚族而居宗族发达的地区,明代中叶徽州的个别宗族尝试制定族规、设立族长而组织化,嘉靖时期随着明朝大力推行乡约,徽州地方官要求宗族设立乡约,不少宗族的绅士与首领也在宗族内部贯彻乡的,设立约正,制定族规,宗族被组织化。宗族组织化的实质是宗族乡的化,对基层社会的影响重大,而且加强了宗族与官府的互动关系。明代的宗族乡约化,也是以宋儒重建乡里社会秩序、移风易俗的主张深入基层社会为历史背景的。  相似文献   
40.
袁鹰 《江淮文史》2003,(3):166-168
青年学者李辉为某些不伦不类至少考虑欠周的改地名发出呼吁和建议,不止这一次。因为批评在理,得人心,所以能得到回应。湖北“荆沙”恢复荆州和沙市原名,便是一例。襄阳,同许多历史名城一样,早就载入史册,深入人心。我从少年时代读历史和古典文学作品,就记住这个具有浓厚历史文化色彩的地名。40多年前编报纸副刊时,有一次接到一位老诗人来稿,附信上说他“于×月××日夜入襄阳”,本是一句极其普通的书信用语,但那个“入”字用在襄阳地名之前,便平添不少古意。仿佛见到荧荧灯火之中,一位远来的旅人提着简单行李进入古城,徘徊旧街上寻找住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