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史华慈史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史华慈教授离开我偿两年多了。他的去世曾广泛引起西方汉学界的沉痛哀悼。去年四月《东西方哲学》(Philosophy East and West)还开辟专栏,刊载他去世前写的最后一篇文章①,美国亚洲学会也有专题讨论。但在中国,至今还没有什么有组织的反应。记得在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的一次集合上,史华慈曾富有感情地说:“有的人喜爱中国,有的人厌恨中圆。我尊敬她。”《世界汉学》今天郑重推出这期专辑,在他毕生研究并由衷尊敬的中国,纪念、介绍这位汉学界的一代宗师,的确是非常有意义而且应该的。  相似文献   
992.
一生历尽劫波,一生却乐乐呵呵。一生谦虚谨慎,一生严格治学,人称文史“活字典”。我把陈老先生的一生喻成一首深情之歌,时而低吟浅唱,如山涧溪流;时而高亢宛转,似九曲黄河。 陈福桐,字梧山,贵州遵义人,1917年生。他一以贯之的精神是无私  相似文献   
993.
李独清,又名忠信,字笃卿、别号洁园。1909年生于贵阳,祖籍陕西临潼。清嘉庆中,其曾祖为避难来黔,定居贵阳。父李天锡,光绪丁丑(1877年)进士,由知县、知州、同知、知府累官至霸昌道。1920年10月,天锡逝世,李独清仅12岁,家产虽裕,但遭族人瓜分,几不能自给。在这  相似文献   
994.
《贵阳文史》2002,(1):87-88
蒋大椿在《历史研究》2001年4期上发表《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章说:  相似文献   
995.
骆伟 《广东史志》2002,(4):43-46
伟大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在洪秀全等领导下,太平军从南到北,所向披靡,一举攻克金陵而定都南京。太平天国革命浪潮,沉重打击了清廷的统治,加速了整个封建制度的崩溃,为后来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播下了火种,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相似文献   
996.
傅振伦(1906-1999),字维本,直隶(今河北)新河县城召村人。1929年7月毕业于北京人学史学系。历任北京大学助教、故宫博物院占物馆科员、北平大学女子理学院讲师、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等职。他学识渊博,作颇丰,有《中国方志学通论》、《傅振伦方志存》、《中国史学概要》、《博物馆学概论》、《刘知几之史学》、《中国古陶瓷论丛》等作20部,论不包括未发表的数量达400多种,约370万言,涉及方志、史学、科技史、瓷器、考古、博物馆、图书馆等诸方面。他是当今为数不多的能在众多科研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名学之一。  相似文献   
997.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党史研究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这是推进党史学科建设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做好今年党史研究工作,迎接十六大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代表中央党校校委会预祝会议圆满成功!一、回顾总结党史研究新进展的学术意义和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张雪琴 《史志研究》2002,(1):72-72,F003
由刘泽民等主编、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组织编撰的多卷本《山西通史》,于2001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我作为这部大部头著作的责任编辑之一,感到由衷的欣慰,同时又有不少感受,也想粗略地谈一谈,作为对这部大书的一个评介。  相似文献   
999.
1000.
林京耀 《炎黄春秋》2002,(10):36-37
“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价值何在?现在西方人、东方人包括中国人都在重新思考这个问题。”这是吴江同志在最新出版的著作《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大史学——和青年朋友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前言中提出的一个尖锐问题。他说,对于这个问题,“至少在我看来,至今好像还没有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