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黎淑仪 《收藏家》2008,(2):17-22
意大利耶稣会士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年)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来华传教,随即被召入内廷,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画院供奉。有不少清代宫廷绘画出自他的手笔,郎氏兼融中国工笔与西洋画法,别开蹊径,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2019年11月-12月,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阿联酋拉斯海马古物与博物馆部、英国杜伦大学考古系及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阿尔马塔夫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并在南区、北区进行发掘,共揭露遗迹50余处,出土物上万件。考古队对部分采集和发掘出土的陶瓷标本采用X射线便携能谱仪检测,从外观特征和化学成分两方面证实了阿尔马塔夫遗址存在明初御窑产品。此次考古工作不仅进一步展现了朱尔法古港在环印度洋贸易航路上的重要商业地位,而且提供了明代郑和使团直接到访此地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3.
在我参与整理过的故宫旧藏清代瓷器中,有乾隆时期御窑厂烧造的仿木纹釉碗数件。称之为仿木纹釉,是因为这种碗通体所施釉色一如木质,或见树心年轮纹样,或显瘿痕,和用木材镟成的碗相比,可谓惟妙惟肖。它们的尺寸大小虽异,但基本造型则雷同,多以圆唇、侈口、浅腹为特征,大多数碗底为玉璧底,底心脐内加印“大清乾隆年制”六  相似文献   
14.
自官窑制度建立以来,到明清时期官窑制度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官窑制度的巅峰。明清时期,官窑制度之所以能展现出新的生命力,与御窑的兴起、当时社会发展以及最高统治者对官窑瓷器的重视都分不开的。明清时期御窑的兴盛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标志。从御窑的兴起、发展和终结来说明明清官窑制度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5.
刘畅 《收藏家》2022,(1):72-76
<正>青花最早出现于唐代,经过元代景德镇在制胎原料、发色等方面的突破和创新,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创烧,并逐步形成了成熟的烧造工艺。明代青花瓷器已成为景德镇御窑制瓷的主流产品,特别是明永宣时期,可谓中国青花瓷器烧造的黄金阶段。这一时期青花结晶斑的晕散效果与传统水墨画缥缈灵动之神韵有异曲同工之妙,成为别具一格的时代特征。宣德时期的青花器形中,有这样一类菱花口盘:宽斜折沿、弧壁、浅腹、矮圈足、口沿及器壁呈菱花式,  相似文献   
16.
明代御器厂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长期存在的官窑虽是明代建立御器厂的历史基础,但御器厂的出现却并不是早期官窑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明太祖加强皇权、实行君主集权制的产物。作者还通过对古代官窑阶段性特征的把握,并综合文献记述、御器厂产品表现出的时代差异,进而论证了明代御器厂的建立时间当在宣德元年。  相似文献   
17.
明代弘治、正德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弘治朝御窑瓷器虽然在产量和品种方面均比前朝成化有所减少,大约只有16个品种,但仍保持着成化朝御窑瓷器造型俊秀、胎釉精细、纹饰纤柔、色彩淡雅等特点,其中尤以浇黄地青花、白地绿彩、浇黄釉瓷等最受人称道。正德朝是明代御窑瓷器烧造的一个转折点,逐渐改变了成化、弘治朝御窑瓷器胎体轻薄、造型较少、装饰疏朗的风格,变得胎体趋于厚重、造型逐渐增多、装饰偏向繁缛。正德朝御窑瓷器品种多达20几个,其中以孔雀绿釉青花、素三彩、孔雀绿釉瓷等最受人注目。明代晚期以来,随着文人品评和收藏古玩之风的盛行,明代永乐、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各朝御窑瓷器均成为收藏者竞相猎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清乾隆朝督窑官唐英制定的《烧造瓷器则例章程册》,详细记述了烧造各种圆、琢瓷器制价的方法和标准,内大臣制定的《奏为议定烧造瓷器章程》规定了破损瓷器和解缴次色瓷器变价银的核销比例。两份章程组成一份完整的定例,于乾隆十二年十月初七日奏明遵行,成为朝廷核销烧造瓷器费用的依据,标志着景德镇御窑烧造经费核销制度的基本完善。  相似文献   
19.
无数精美的陶瓷,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南京市江宁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修复了一只清代光绪年间御窑厂画师朱少泉绘制人物瓶,文章将对其修复程序、工艺及材料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2014年8至9月,故宫博物院在南大库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发现了古代遗迹,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研究所随即进行了探方发掘与探沟清理工作。在探沟清理过程中,出土大量手工业产品、半成品及原料标本,包括瓷器、人骨器、海螺、玉器等门类。人骨器、海螺、玉器标本均为故宫内首次考古出土,瓷器标本中有一组来自同一个堆积单位,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御窑瓷器,其中康熙朝青花、五彩饮中八仙杯等器类为整理清宫旧藏所新见。探沟揭露的遗迹及出土遗物,为深入认识南大库区域建筑沿革与清代内务府库房管理制度,全面了解清康熙朝御窑瓷器的面貌,补充清代档案对内务府库房残损器件处理办法记录之缺,均具有积极意义。该项目对同类古代遗迹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具有参考价值。本文对本次探沟清理及瓷器标本整理工作的成果进行简要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