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针对深圳博物馆收藏两件明代加彩木雕坐像存在的虫蛀、糟朽、彩绘脱落、开裂、残损等病害,急需进行保护处理的情况。本工作在前期调研和分析检测的基础上,即分别采集了木雕坐像的胎木、加彩层、污染物等样品,利用红外光谱、拉曼、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对其材质组成、制作工艺及病害进行了综合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坐像保护处理工艺步骤:原始档案建立、表面清理、菌虫防治处理、木质朽蚀部位和彩绘层渗透加固、破损及残缺部位修复补全、建立保护修复档案等。选择Primal SF-016作为两件木雕坐像的渗透加固材料,选择无水乙醇作为溶剂,采用较低浓度多次渗透的方法,保证了最佳的加固和防腐防虫效果;修补材料选择聚醋酸乙烯乳液和锯木屑调和补配。处理后的木雕文物器形完整,形态稳定,色泽协调,达到了理想的保护效果。这是对传世彩绘木质文物保护技术的有益探索,对日后同类文物的加固处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2.
淄博地区的彩绘艺术在我国近代陶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约兴起于清代中晚期,以乡村艺术为显著特点,其中以博山窑最具代表性。而博山陶瓷的彩绘艺术以博山窑红绿彩为主要代表,且一诞生就遍地开花、大放异彩,成为北方地区陶瓷的特色瓷种,更是展现出了博山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匠人的智慧与勤劳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  相似文献   
43.
安徽新石器时代的绘彩陶器可分为彩陶和彩绘陶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淮河流域和皖西,而后者则主要分布在皖西南一带。其年代从距今七千多年前一直延续到距今四千多年前,可分为四期。皖西南是我国彩绘陶发生年代较早的一个区域。  相似文献   
44.
正版画是通过绘画、制版、印刷等基本流程来呈现作品的一种绘画艺术,选择"版画"作为大泊幼儿园的特色项目,是因为幼儿具有天生的探索兴趣,版画可以让幼儿在动手和动脑中培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一直以来,大泊幼儿园都坚持以幼儿为本,结合版画的育人特点,逐步构建富有园本特色的幼儿园版画教育的理论框架、教学内容、活动材料和技法体系。通过借鉴、比较、尝试,不断反馈、调整、研究,初步确立了幼儿园版画教学的活动课题系列,选用和改进了适于幼儿操作的教学工具和材料,培养了一批有版画教学特长的教师,促进了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5.
楚地出土的漆棺因其保存状况较好的独特优势,为我国图像考古领域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本文以楚地出土的具有代表性的漆棺纹样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表现方式上的归纳和独特内涵的剖析,并且从中发现了楚地崇尚"羽化升仙"和"巫文化"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46.
李莹 《神州》2011,(10):170-170
漆艺术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融入现代的审美情趣,成为现代绘画与工艺完美结合的绘画表现语言;本文通过对美术教学展现状的探折与研究,力图传承与发展,提高当代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工艺的理解,拓展漆艺应用的新范围。  相似文献   
47.
对漆木竹器的霉害问题,应从预防性保护理念出发.坚持文物保护的最小干预和安全性、科学性等原则,从环境、微生物两方面着手,开展防霉材料和环境的研究,尽快摸索出适合馆藏漆木竹器防霉治霉的针对性强、效率高的新方法,最大限度地保护珍贵文物的价值,延长文物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8.
邢娜 《收藏家》2020,(10):29-32
雕漆是中国传统漆工艺的一种,以髹漆多层在胎体上形成一定厚度并进行浮雕,按漆色细分常见有剔红、剔黑、剔黄、剔彩。其中有包含一种或两种漆色,以朱漆为主的称剔红,以黑漆为主的称为剔黑,出现三种以上漆色的被称为剔彩。雕漆相传始于唐代,从宋到元代现有实物证明,知其工艺已然成熟,并以明朗大气的艺术风格为世人称颂。明代帝王对剔红的喜爱,并且在风格上接续元朝,成为宫廷漆器的重要品种,然而明初制度中对朱红色使用的限制(1),使得民间更是少有。  相似文献   
49.
漆器,简而言之,即髹漆之器。器物一经髹漆,就具有较强的耐酸、耐碱、耐高温、抗潮、防腐和绝缘等多种功能,故漆器坚固耐用,免受渗漏腐蚀,又可施加花纹装饰,既经济又美观,可谓人类物质文化史上一枝奇葩。中国是最早发明和使用漆器的文明古国。漆器是以木或其它材料造型,经髹漆而成的器物。  相似文献   
50.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6828号仲尼式古琴,名曰"虎啸",其时代存疑。利用漆膜切片技术以及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红外光谱仪(FTIR)等仪器,对"虎啸"琴脱落漆膜残片予以检测分析,查明了漆膜结构与漆灰成分。漆灰含有石英(SiO_2)、石灰(CaCO_3)、石膏(CaSO_4·2H_2O)、陶瓷[Na(AlSi_3O_8)]、朱砂(HgS)等粉末,以及白铜(Cu、Zn、Ni)碎屑。综合辨析认为,"虎啸"琴为明代制作,其漆膜分层、厚度、漆灰成分等与琴音、琴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