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洪石 《考古》2014,(10)
正山东滕州前掌大商周墓地~([1])出土一类非常精美的嵌蚌漆器,发掘报告称之为"嵌蚌漆牌饰"。由于年代久远,墓葬又被盗扰,遗物保存状况不好,对于它们的形制、组合和功能等的研究只能依其残存部分、出土状态、出土位置及共出遗物等进行分析,并与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研究。经综合分析与比较,笔者发现这些"嵌蚌漆牌饰"可能并非牌饰,下面就此及相关问题略作讨论,旨在抛砖引玉,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02.
长沙窑创烧于唐代,是隋唐时期外销瓷的大宗。已有研究认为,长沙窑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有两大突出贡献,其中之一便是最早在中国制瓷史上运用铜作呈色剂在高温中成功烧制出红釉和红彩等彩瓷。本文选取长沙窑铜红彩器作为研究对象,利用X荧光光谱分析、反射光谱、岩相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该样品釉彩部分进行了成分和显微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样品是一件乳浊釉上施红彩的釉上彩器,釉面的乳浊效果由大颗粒分相和析晶导致的米氏散射而造成。  相似文献   
103.
刘慧中  潘娅 《南方文物》2014,(3):187-188
<正>鸡首壶是指带有鸡首状流的盘口壶,又名鸡头壶、天鸡壶。它创烧于三国末年,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演变,至隋朝盛行一时,隋以后逐渐消失。鸡首壶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器的一个重要类别,鸡首壶在当时非常流行。以往对鸡首壶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不同时代造型的演  相似文献   
104.
在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漆画已经进入到了成熟发展阶段,特别是宁夏固原北魏漆棺画占有重要的地位。漆棺画的图像为中原文化艺术,所反映的是区域文化特点。对于探索当时的地区文化艺术特点具有重要的价值。本论文针对宁夏固原北魏漆棺画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5.
千年的新安     
陈三言 《旅游》2015,(3):122-123
干年的新安是什么?千年的新安是一座峰。披着紫气,长髯飘飘,骑着青牛而来的老子,用一本《道德经》竖起了一座思想的高峰。多少惊世骇俗的灵感火花,在这里陡然变得黯淡无光;多少巍然耸立的思想高地,在这里陡然变成不起眼的丘陵。据说在这里,你不能走得太匆忙,不经意地触动,花草便会抖落一地的思索,乌儿就会中断讲道的殷勤。千年的新安是什么?千年的新安是一把锁。这把锁就锁在雄踞的汉关上。长安到洛阳,一条不能绕行的道,一  相似文献   
106.
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漆器的髹漆工艺并为漆器的保护修复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显微镜、显微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荧光光谱、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等方法对浙江松阳出土南宋剔犀漆器残样的制作工艺和材质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析结果说明该漆器采用杉木作为漆胎,并在其上涂刷了以高岭土(AL2_O_3·2SiO_2·2H_2O)与动物毛发为主要成分的胎地填料(底灰)。然后分别在器物内外表面上髹饰上调制而成黑色和红色的天然生漆。将外表面红色漆膜雕刻成如意云纹,并在云纹边缘描绘黑漆线作为修饰,最后再在其上髹饰一层红色面漆。漆器红漆和黑漆层由同种天然生漆髹漆而成,但是两者采用的颜料分别为HgS和含Fe的黑色颜料。  相似文献   
107.
黑瓷在陶瓷史上往往被忽略,除了宋代茶文化常使用外,黑釉瓷器很少受到人们的青睐与关注。虽然,黑釉不如粉彩、斗彩绚丽;不如青瓷、白瓷有名气,但是黑色瓷器同样也是中国陶瓷史上必不可少的一分子。黑釉:釉面呈黑色或黑褐色。黑釉主要呈色剂为氧化铁及少量或微量的锰、钴、铜、铬等氧化着色剂。通常所见的赤褐色或暗褐色瓷器,釉料中氧化铁比例为8%左右。  相似文献   
108.
近三十年来,在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出土了大量明成化时期的瓷器残片,经考古整理后,有数百件器物被复原,其中斗彩和斗彩半成品占比例较大。通过出土遗物与传世品的比较,可以探析成化时期斗彩瓷器的釉上彩绘制作工艺,并就此明晰成化斗彩瓷器淘汰率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9.
姚颖 《东方收藏》2020,(3):9-13
粉彩产生自康熙后期,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受到珐琅彩的影响而创烧的一个新品种,在雍正时期发展到鼎盛,造型、施釉、彩绘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粉彩”一词的出现,最早见于清末光绪三十二年(1906)寂园叟作《陶雅》一书中,“康熙硬彩、雍正软彩”“软彩者,粉彩也,红为淡红,绿为谈绿,故约软也”。自此,“粉彩”的称谓沿用至今。(图1、2、3)  相似文献   
110.
磁州窑是宋金时期中国北方最大的民间窑场。它具有鲜明的民窑特色、广泛的分布和深远的影响,它以质朴、挺拔的造型,豪放、生动的装饰而驰名中外。磁州窑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峰峰矿区的漳河和滏阳河流域一带,中心窑场有观台窑和彭城窑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