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2014年2月初起至7月底,海龙屯先后完成了对铜柱关、铁柱关、西关、万安关和部分城墙及海潮寺的文物本体修缮和加固工程。同时设立环境整治小组,完成遗产区、缓冲区内的移民搬迁安置、土地征收工作;电力电讯,道路绿化和环境绿化、拆除谢家坝废弃水库、白沙河清理、管理用房工作站改造、垃圾清理、民居修缮改造等工作,基本实现了对海龙屯文化遗产环境范围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22.
雷艳 《旅游纵览》2014,(4):52+55
现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经济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看似拥有极积极正面的价值,实则对旅游目的地文化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如果无视旅游对目的地的消极作用,就有可能为此付出沉重代价。那么旅游开发对目的地文化会产生怎样的消极影响?面对这些影响,我们需要怎样的对策呢?  相似文献   
23.
《中国土族》2011,(4):80-80
互助县中医院始建于1985年,2008年搬迁至现址。医院占地12亩,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开放病床120张,年平均门诊量5.5万人次左右。设有内科、针灸科、外科、急诊科、妇科、骨科、肛肠科、口腔科、  相似文献   
24.
一永乐宫是中国道教的三大祖庭之一,也是我国现存的最著名的元代道教宫观,创建于公元1247年至1358年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永乐宫原名大  相似文献   
25.
楼劲 《历史研究》2019,(1):55-71
南北朝渐趋流行的异地察举和求举觅举之风为投牒自举提供了基础,而北朝地方官学生徒课试举贡之制则推动了投牒自举之法形成。在地方官学生源较为开放的传统和北朝后期游学大盛的局面下,北齐规定游学之士可与州郡学师生一并推择充举,确立了秀、孝应举就试的开放性,至此,投牒自举之法实非萌芽而已形成制度。隋唐常科贡士的相关规定和武周以来投牒自举者率多寄学应举的状态,即承此脉络而来。投牒自举的孕育形成和发展过程,与魏晋以来举贡基础拓展、科目内涵调整、考试制度完善等事态相互呼应,一起构成了察举制错综演进为科举制的连续场景。  相似文献   
26.
传统的人工掏挖装箱搬运分块过多,为尽量减少对土遗址本体的干预,本研究提出了采用机械切割方式对土遗址进行分块的方法。以上海广富林文化遗址"F12房址"搬迁保护工程为背景,设计了机械切割设备,试验初探了机械切割在土遗址搬迁保护中的应用,对水平切割速度、牵引力及设备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并改进机械切割方案,成功应用于房址整体搬迁保护工程。研究表明:机械切割技术可应用于土遗址搬迁保护,有效减少分块数日,降低搬迁作业对遗址的损伤,可为相似的文物保护工程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7.
张基尧 《百年潮》2012,(9):4-12
水库移民历来都是困扰世界水利工程的共同难题,被形容为“天下第一难”。南水北调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涉及面积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调水工程。作为特大型基础设施,整个工程占地规模很大。  相似文献   
28.
土坑墓整体切割与搬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三峡巫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除大量精美的器物外,还有形制多样的葬式、葬俗。是大自然留给华夏子孙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和陈列的需要,必须对其整体切割搬迁。在切割装箱的工艺中采用了新型合成材料聚氨脂发泡剂,它重量轻,不受水源限制,顺利地完成了土坑墓整体切割与搬迁的任务。  相似文献   
29.
20多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信息事业的高速发展,对志书的影响最大。出版物的大量增加,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发展,电脑的海量存储、高速检索和异地检索,对地方志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相似文献   
30.
浚县大伾山西坡百猴路中段,巍然耸立着一座结构奇特、形式壮观、造型优美、雕工精细的石牌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恩荣坊。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省级文物,浚县文物部门从1997年9月起,历时8个月,将它从浚县城西南25公里的卫贤乡卫贤村北大街搬迁至此。当时,我们都在浚县大伾山风景区管理处(与浚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工作(张富民任宣教科科长,朱中月系办公室干部),参与了该牌坊的搬迁、修复工作。现根据我们的记忆和其他当事人的叙述写成本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