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汤菁 《风景名胜》2011,(5):12-17
暮春的时候,,心血来潮决定给自己放个小假。想着,也体会一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美丽。背上行囊,伴着耳机中的音乐,就这么一路前行,恍然之间发现自己已身在江南,住进了江南的烟雨朦胧之中……宿在那个有着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烟雨江南里,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情调。  相似文献   
72.
黄澄 《黑龙江史志》2011,(17):17-19
哈尔滨道台府(哈尔滨关道衙门,也叫滨江关道衙门,俗称道台府),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北十八道街和十九道街之间,光绪末年由清政府建立,是清朝时期哈尔滨最高级别的行政机构,是国内重要的省级官衙遗址,它的建筑风格,结合了中国传统的官式建筑和东北地方建筑的手法,历史、文物价值极为珍贵,于2005年复建并对外正式开放。  相似文献   
73.
山西是我国地上文物建筑保存最多的省份,境内木构建筑的种类风格繁纷,时代地域特征鲜明,有古建筑宝库之誉。其中晋东南元代建筑以古拙自  相似文献   
74.
一古建筑墙体的砌筑工艺我国古建筑以木构架作为主要承载体系,墙体多用于建筑物的维护结构体系,起到引导、过度、分隔等作用,这种以木结构作为主要承载体系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在木体系不断发展的同时,砖慢慢普及,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筑的建筑,砖墙的普及为硬山建筑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5.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其空间艺术的设计往往都具有综合性比较强、风格独特的特点,由于古人在风水学上比较讲究天地融通的思想,为了突破人们的视觉局限,在园林的建造中非常重视借景的艺术手法,比如承德避暑山庄的精典杰作"锤峰落照"就是通过借景"磬锤峰",由此而来。建造山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联合和团结中国边疆一些少数民族,进一步加强国家的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和平统一而修建的一座夏宫。  相似文献   
76.
墓地     
世界的公墓,是人类可观的精神、文化的财富。国度、人种不同,哀悼、怀想逝者却是一致的。贵阳新公墓,从海天园始,思亲园、福寿园、宝福山、凤凰山、聚德园、红枫园接踵而至。公墓绿化到位,建筑风格各异,塔林式、园林式、人文景观式、文化艺术式……贵阳人扫墓的风俗不一,清明时节人最甚,春节前后、逝者祭日,前去供奉、凭吊者也络绎不绝。墓地是人最后的归宿,它向世人讲述着不同的生命故事;墓地,  相似文献   
77.
安缘 《旅游》2012,(7):62-69,3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专业摄影师、职业写手。多年来为国内知名时尚类杂志拍摄:为知名公关公司撰稿。2012年5月,由时尚集团策划、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摄影集《旅居中国——26个外国人的家和你的不一样》,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和好利来总裁、摄影家罗红均为该书在封面做"倾情推荐"。去过很多国家,最喜欢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是尼泊尔。不希望做环球旅行,自我地认为只有没有出过国的人才有"环游世界"的梦想。关于旅游的梦想,是有生之年去遍世界上最顶级的度假胜地。最难忘的、曾经去过的超五星级度假村是sixsenses集团下面的几个度假品牌。  相似文献   
78.
12月,正是出发去东南亚旅行的最好时间,告别北方的寒冷,再沐浴那明媚炙热的阳光。没有无法抽身的忙碌工作,没有规定紧迫的时间限制,有足够往返吃住的盘缠,我是幸运的。再次踏上这片古老安静的土地依旧是让我兴奋和期待的,所不同的是,这次的我能够听到那欢乐却也静谧的新年钟声,神秘古朴却也色彩斑斓!  相似文献   
79.
牌坊,亦称牌楼,常见于街道、路口,郊坛、孔庙,祠堂、衙署,陵墓等,用于标明地名、宣扬礼教、褒扬功德、纪念死者等,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门洞式建筑。牌坊的建立,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个文化符号,是窥视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封建礼教、节烈思想和社会风俗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80.
汉口古德寺始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在辛亥革命首义战事中,僧众救死扶伤,寺院也随着共和体制的确立而壮大,成为民国时期武汉最大的寺院和当时的"武汉四大佛教丛林"之一。古德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早期中国社会破旧求新的时代特点,是典型的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其哥特式建筑要素配合西方古典主义建筑格式,再加上东方的建筑与宗教符号,和谐、优雅、静穆、庄重,极好地体现了古德寺这座崛起于中国社会转型之际、风云于中西文化碰撞之时的佛教寺院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