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6篇
  免费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江苏地方志》2006,(6):42-42
10月6日.由世界名建筑大师贝聿钻担纲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隆重开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贝聿铭先生发来贺信。化部部长孙家正、省长梁保华、中国联主席周巍峙和贝聿铭先生共同为新馆开馆剪彩并参观了博物馆。新馆设计充分考虑了苏州古城的历史风貌.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风格,整个建筑与古城风貌和传统的城市肌理相融合,以其大胆精准的选址.  相似文献   
132.
半个多世纪前的哈尔滨素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美誉,很多在哈尔滨生活过的老人和早年来过哈尔滨的外地客人都对哈尔滨的美丽建筑和充满了异国情调的城市风韵赞叹不已并深深眷恋.实际上,哈尔滨历史的这些优美、典雅的建筑和哈尔滨别具特色的城市风格都与俄罗斯东正教及它的教堂建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3.
鲁宁  周劲思 《收藏家》2006,(9):71-76
在筹建恭王府博物馆的过程中,对恭王府东路前殿“多福轩”的修缮开始最早,也最全面。不仅建筑外观要恢复恭王府时旧貌,室内陈设布局也要符合原状。因此在多福轩建筑修缮基本完工后,室内的原状复原就紧接着开始了,正殿后墙大书架的复制是其中第一个项目。国家《文物复制暂行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文物复制是指依照文物的体量、形制、纹饰、质地等,基本采用原制作工艺复制与原文物相同的制品的活动”。但对多福轩后墙书架复制来说,却没有原物来进行一对一地准确参照,而只能根据一定的历史资料进行复制,有些部分则需要反复地论证推敲,利用一…  相似文献   
134.
窦贤 《丝绸之路》2006,(11):49-54
古称河州的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以及藏族和汉族等多民族居的人荟萃之地。其地界有浓郁的伊斯兰教建筑特色和民族风情,被称为“东方小麦加”。  相似文献   
135.
陈曦 《丝绸之路》2006,(5):51-57
说到陕北的建筑,大约有一点常识的人都会想到窑洞,因为窑洞不仅是陕北的外在表征,也是因为延安的特殊政治地位,窑洞成为中国式马列主义的诞生地,所谓“窑洞的灯光”那简直是使人向往的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强劲光芒。  相似文献   
136.
蔡荭 《文物世界》2006,(3):90-91
本文从内外环境、主体建筑和陈列设计三方面介绍了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37.
1998年江苏省盐城市博物馆承担了修复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中“教学楼”的任务。虽说整个军部旧址原貌的调查研究在1984年已有了一些定论,但针对具体的建筑实体“教学楼”的形制特点、建筑技术手段及使用的材料等并无详尽说明,更没有对其历史变化情况进行深入探讨。因此,对这一在特定历史时期特殊环境中曾经存在后又被毁的实体进行详尽的考证,首先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利用了半年时间,经历了查阅资料——调查考证——初步设计——专家论证——定稿设计这五个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38.
山西博物院地处汾河边的滨河西路,面对汾河,是一座传统理念与现代形式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品。宏大的建筑体量、开阔的空间地域、简约朴实的建筑形象、粗犷的石材与精湛的建筑语言,震人魂魄,独具韵味,犹如一件精美的展品、一股浓郁的晋味、一口纯正的晋腔、一座生动的晋人雕塑。  相似文献   
139.
古建筑保护理念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建筑是古代人们为居住生存或其他意图所建造的构筑物。原始社会,建筑主要用于居住。阶级社会诞生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意识形态的变化,建筑的用途日益增多和广泛。几千年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使建筑的分类越来越复杂,功用越来越多。柴泽俊先生根据功用将古建筑归纳为13类(《柴泽俊古建筑集》),即宫廷府第、防御建筑、纪念性和点缀性建筑、陵墓建筑、园囿建筑、祭祀性建筑、桥梁及水利建筑、民居建筑、娱建筑、宗教建筑、社交建筑、商业建筑、生产性建筑等。每种又可细分为若干类。分类虽繁杂,但木构建筑一直是中国古建筑发展中的主流,亦即是体现中国传统建筑区别于西方建筑的最大不同所在。  相似文献   
140.
韩心济 《文物世界》2006,(6):54-56,58
大同华严寺,是我国一座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辽、金寺院建筑。自创建以来,华严寺历经沧桑,几度兴废,在历史与社会演变中,逐步沉淀出自身的深厚文化价值。这座千年古刹包涵了辽金建筑、小木作天宫楼阁、彩塑、壁画等各类文物,均为同类作品中的上乘之作,在中国建筑史、宗教史和艺术史研究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