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988年8月,我参加《增城县志》编修,承担撰写卷一《建置,区划》的任务。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增城建县始于何时?增城人一般都说,县建于后汉建安6年;我在编写《增城地理》时,也毫不迟疑地使用这个说法。但编写县志是重大的事。“建置沿革。所系非轻”,应当把这个史实考究清楚。我翻阅几个版本的增城县旧志,发觉从乾隆时期的县志记载是:“旧志俱言县始于建安六年,不知何据。俟再考。”  相似文献   
12.
关于建安文学史料研究,已有不少研究成果。本文在前贤考订的基础上,对汉献帝初平元年(190)至建安二十四年(219)间有关作者生平及作品系年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修订,涉及蔡邕、曹操、曹丕、曹植、王粲、卫颉、公孙瓒、丁冲、李朝等九人。  相似文献   
13.
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热血在你胸中奔腾,奔腾!这首优美激扬的歌曲,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曾响彻延安,传遍各抗日根据地,甚或传到“国统区”和海外,成  相似文献   
14.
陈勇 《文史月刊》2014,(2):78-78
在古书中,有不少古人斗鸡、斗蟋蟀的描绘,对此许多人都很熟悉,但知道古人有"斗茶"习俗的似乎就不多了。据唐冯贽《记事珠》记载,斗茶源自福建建安民间。以福建建安茶农为代表的世俗斗茶,目的是通过斗茶竞选出产贡茶的机会,获得更好的经济回报。由于贡茶的影响,历代以来从宫廷到市井,都乐于斗茶。范仲淹有首《斗茶歌》说得好:"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芝兰",说的就是斗茶时清香四溢的场面。斗茶是在品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品茶也称品茗,由主人邀请三五知己,品评名茶。但是斗茶作为排列新茶优劣顺序的活动,则与平和的品茗不同,有着比技巧、斗输赢的特点。"斗",  相似文献   
15.
2005年3月,都江堰渠首鱼嘴外江河床新出士文物78件,内有东汉石像2尊、东汉碑刻1通。其中的汉碑标明立碑于“建安四年”。“建安”为东汉第十三代献帝刘协年号,“建安四年”的干支纪年为“己卯”,为公元199年。这是一通完整的汉隶碑刻,是一篇从未见著录的、最新发现的、距今1808年前的、长约四百余字原装汉代文献,实在难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建瓯茶事,历史悠久。在漫长的茶史上,留下了令人惊奇的熠熠光芒。历史上,象福建省建瓯市这样熔茶品(“北苑”龙凤团茶)、茶具(建安“建窑”所烧制的“建盏”)、茶艺(建安“斗茶”习俗)、茶神(凤山茶神张廷晖)、茶业(前丁后蔡詹金圃)以及荟萃众多名家的颂茶诗文和研茶专著于一炉的茶文化发祥地,可谓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17.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的第三子,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被誉为"建安之杰"。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释常谈》)刘勰的《文心雕龙·才略》中也说:"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可见前人都指出了曹植才华出众、禀赋异常的特点。因而后人  相似文献   
18.
建功立业的理想一直是曹植追求的目标,但是他所追求的功和业并不是为己的,而是为国,为民的,且贯穿他文学创作的始终。  相似文献   
19.
马科君 《神州》2013,(33):8-9
梁启超先生曾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提出小说的四种"神力"即"熏"、"浸"、"刺"、"提"四个概念是关于新小说的文学主张,从审美接受的视角描述了小说何以及人、入人、感人、化人。而建安时代",三曹""、七子"并世而出,为中国诗歌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他们确立了"建安风骨"的美学典范。到正始时期,政治险恶令作家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隐晦曲折的批判现实抒发感慨,这两个时代更加能够清晰地体现梁启超先生说到的四个情感作用方式。本文主要以建安正始诗歌为例,说明其如何凸显"熏"、"浸""、刺"、"提"四个情感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20.
王腾腾 《神州》2013,(23):8-8
《周易》传到汉代末期,被时人称作《易经》,并成为六经之首。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更留下深深地镌刻迹痕。现结合汉末“建安七子”的文学作品探寻《易经》之痕迹。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写道: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璃元瑜、汝南应埸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成自以骋骥碌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后人将这七人并称“建安七子”。现就其中四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并及作品浅谈其《易》之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