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毛国杰 《中原文物》2008,(3):103-104
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河南省原阳县文物普查组新发现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阳武毛氏新迁茔域碣记>石碣一通.该石碣的发现,为研究近500年的黄河变迁、地层变化、阳武毛氏的播迁等,都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现将发现情况与碣文介绍于后,并就有关问题与有识之士商榷.  相似文献   
42.
试论中国文字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时 《四川文物》2008,(3):46-49
中国文字的起源具有多源特点,不仅要关注汉字的起源问题,也要关注黄河、长江流域古代先民所使用的非汉字系统文字的起源问题,这样有助于对中国早期文字的发展状况获得新的认识,进而建立起与己知的甲骨文体系或异或同的有关文字起源的研判标准,并寻找出正确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3.
本文借鉴文化人类学对原始艺术研究的成果,从文化、考古、艺术的综合视角,分析解释三星堆遗址出土青铜人形塑像,是祭祀礼仪的主体形象"尸"的再现.他们揭示了一个史实,即祭祀礼仪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物塑像是在不同时间、不同的祭礼仪式中充当特定角色.即受祭者--"尸"的肖像,他们被作为活的个体,与神沟通,往往是领袖人物或者蜀王的化身,主祭对象为神和先祖.古蜀设"尸"的祭祀礼仪具有连续性,时间跨度大约在夏至商周之际,期间,三星堆遗址期为稳定和快速发展期,到金沙遗址期为转型期,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礼乐文明碰撞、融合.  相似文献   
44.
紫云  王巨 《旅游纵览》2008,(4):60-63
<正>"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在一个思乡的季节,手捧一代书法大家范曾先生所题"旅游纵览"四字,倍感墨香浸润、勉励萦怀。似乎  相似文献   
45.
黄河穿兰州城而过,北岸就是白塔山。白塔山山势巍峨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山下是气势雄伟的金城关、玉迭关、王保保城,自古与黄河一道构成天然屏障。  相似文献   
46.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部的官亭、中川、杏儿、甘沟、前河、满坪等六个乡镇为土族聚居区,地处本县境内黄河与湟水流域的分水岭以南,黄河以北,当地人称之为三川地区.有人认为,"三川"是指这一地区的满坪河(也称前河)、甘沟河(也称大马家河)、杏儿河三条河流.这种说法显然是欠妥的.  相似文献   
47.
在距今10 000年左右我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目前在中国大地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达7 000多处,按其分布的地域和工艺文化特征.可划分为6个大的区域.即辽河流域的燕辽工艺文化区、黄河上游的甘青工艺文化区、黄河中游的中原工艺文化区、黄河下游的山东工艺文化区、长江中游的长江中游工艺文化区和长江下游的江浙工艺文化区.  相似文献   
48.
史耀增  张敬梓  沈宇 《旅游》2008,(5):70-75
人常说:“不吃踅面,不看线(戏),不算到过合阳县”。合阳是陕西渭北高原、黄河岸边神奇而古老的县城。其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线腔木偶戏、跳戏、上锣鼓、面花等民间艺术,无不闪耀着灿若星河的华夏文明。  相似文献   
49.
历史时期的"黄河清"现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人对黄河清有“祥瑞之兆”和“不祥之征”两种观点。黄河澄清是一种自然现象,却又不可能出现在正常条件下,它有其内在的规律。只有当流域内大范围出现异常情况,如持续干旱少雨、冬季过于寒冷、地震等时,才会导致黄河河水变异,出现黄河澄清的现象。黄河清是干旱和黄河断流的前兆。同时,黄河清还与社会政治、化和生活交织在一起,成为奇异的化与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50.
秦晋大峡谷     
黄河自内蒙古托可托起,突然急转南下,经过千万年坚韧执著的冲刷,在莽莽黄土原上拉开了一道720公里长的巨大深谷。古时,峡谷以西为秦国,以东为晋国,因此,大峡谷被称为秦晋峡谷。自古以来,秦晋被峡谷阻隔,又因峡谷联系,蕴藏着千年的文明。记载了万载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