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志书的史家法度,很大程度上体现于修志者对志书整体性的追求,做到著述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很关键。乾隆《西宁府新志》的编纂者杨应琚对“史家法度”有着理性而深入的思考,借助著述性和资料性的统一,他尽可能地体现方志的整体性,为乾嘉时期史派方志的发展起到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32.
《风景名胜》2014,(9):22-22
在绍兴的柯桥,你既可以体验速度激情的滑雪、优稚贵族的高尔夫等这些高大上的休闲项目,也可以坐着乌篷,穿梭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运河纤道和古镇石桥。在那里,既有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气息,又不乏江南古镇的闲适与优雅。快与慢的交织,传统与现代的融汇,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仿佛身处两座城,两种不同视角为我们呈现了这座城市的双城魅力。  相似文献   
33.
正民国13年(1924年),《铎报》在汕头创办,该报的宗旨是极力鼓吹孔子思想。它虽然是地方性报刊,但却把视野扩大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社长王延康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既受官方尊重,又有群众威望,可以说是一呼百应。该报主笔温丹铭是岭东大儒,敢于挑战当时全国第一流学者,如梁启超、章太炎等。《铎报》论点新颖,言辞犀利,颇有理论勇气,是一家值得研究的刊物,特予评介。一、《铎报》概况《铎报》系汕头孔教总会创办,总主任(即社  相似文献   
34.
明清时期巢湖流域水资源环境与塘坝兴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巢湖流域众多的江河湖泊,为流域人民的生存繁衍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巢湖流域人民在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与本地区相适宜的兴修小型塘坝水利形式。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小型塘坝大量涌现,其数量之多,地区分布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些古代塘坝水利设施与田产丰歉休戚相关,在当时生产水平上,发挥着重大工程效益,在抗旱保收、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方面,有过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有的工程历经沧桑,至今仍发挥着一定的效益,是值得加以重点保护并予以合理开发利用的农业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5.
从福建《螺江陈氏家谱》来看,疾病与医疗贯穿陈氏家族史始终。面对疾病,陈氏族人及其亲朋好友往往将病患置于具体的社会文化境况中加以认识而非一味追究医学上的解释,具有强烈的人文性;陈氏族人应对疾病的方式主要有割股疗亲、诉诸超自然力量、求助于医生和药物等,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但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和高下之别。当把病因认识、疾病应对放在文本叙事的整体语境中进行解读时,我们会发现福建《螺江陈氏家谱》这一文本中的病患叙事隐藏着陈氏家族彰显儒家价值观念与强化家族文化认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36.
文章通过对中国江西省地方志《吉安府志》和韩国全罗道南原府地方志《龙城续志》中关于本贯记录的比较,说明"本贯"一词在古代中国社会和同时期的韩国社会具有不同的含义。本贯在古代中国社会表示"相应人物的本籍地",但是在同时期的韩国社会,则是指相应人物"远祖的本籍地",而相应人物的远祖是几百年以前或者一千多年以前存在的。而且,本贯在中韩两国的不同含义源于两国姓氏制度与本贯制度发展过程的差异。  相似文献   
37.
当人们说起黑河,第一个提到的总是它的位置:中国的黑河市与俄罗斯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共同处于黑龙江流域的中心点。这两个隔江相望的城市,叉分处在一条国界的两边,被称为“中俄双子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黑河这一美丽的江边城市成为中国北方重要边境贸易中心。这样的城市格局绝非偶然形成,它既代表了19世纪两个国家眼光之间的较量,又...  相似文献   
38.
托口,位于湘黔边界。明清时期,因为经营桐油、木材,这个千年古镇成了“上通云贵、下联汉沪”,影响到整个沅水流域的商贸重镇。几百年来,她保存着原汁原味的湘西风情,安然静栖。但是,面对现代化建设,它不得已走到命运的终点——因为修建托口水电站,这里要被彻底淹没。在即将覆灭的前夕,请和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小镇,  相似文献   
39.
马勇 《文史天地》2014,(10):14-19
正一、宠臣失宠袁世凯是慈禧太后在李鸿章之后最为信赖的汉族大臣,在慈禧太后的最后几年掌握着相当的权力,对当时的一系列政治改革作出过重要贡献。当然他也得罪过不少人,多年来弹劾他的奏章一直不断。有趣的是,袁世凯在这些弹劾中却不断升迁。随着预备立宪在全国的推行,袁世凯于1907年奉命离开经营多年的直隶,调往中央参与军国要政,出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他与从湖广总督任上调来的张之洞一起,成为  相似文献   
40.
播州之称始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年),由郎州易名而来,属黔中道的经制州(正州)。大历五年(770年),泸州僚族(今仡佬族先民)首领罗荣占据播州,开始对播州这块土地实行世袭统治,播州成为唐代"羁靡州"之一。唐乾符三年(876年),僚族杨氏先祖杨端自四川南部入播州,建立了杨氏在播州的统治,至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世袭统治播州长达725年。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杨邦宪降元,置播州安抚司,开启了播州的土司统治。至元十八年(1281年)升宣慰使。明洪武五年(1372年)杨铿降明,受宣慰使职,播州宣慰司归四川布政使司管辖。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前后,杨应龙为对抗朝廷,大规模重修海龙屯。海龙屯在13世纪成为四川(明代早期属贵州)地区播州宣慰司杨氏土司专用的山地防御城堡,与播州宣慰司治所穆家川土司城配合使用,是战争时期播州土司的行政中心,于1596~1600年集中重建。播州宣慰司辖川、黔、湖广交界要地,势力强大,属民以仡佬族、苗族为主。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明军发动"平播之役",海龙屯毁于战火。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播州土司改土归流,播州一分为二,设遵义军民府属四川,平越府属贵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