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罗马平民起源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玉娟 《世界历史》2001,35(1):69-77
在罗马早期史研究中,平民(Plebs)的起源问题是一个难点。自19世纪以来,西方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意见和争论。围绕“罗马平民最初是否属于罗马共同体的成员”这个问题,一些学认为,罗马平民主要来自王政时代被征服地区的移民,对于以“罗马人民”  相似文献   
12.
本篇论文立足凌叔华与林海音的两部自传体小说(《古韵》与《城南旧事》),以二位女性作家的生平经历、创作联系作为切入点,作者认为凌叔华与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创作联系和相互影响反映出了女性作家对于这一文体创作的独特优势,两部小说立足北京的风土人情,以女性主义色彩及儿童视野为现代文学开拓出新的创作领域。  相似文献   
13.
布衣之交布衣:因古代的平民百姓都穿布制衣裤,所以布衣就泛指平民百姓。布衣之交即指平民百姓之间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14.
古罗马早期平民的身份地位问题长期以来存在着许多争论和误解。由于罗马平民的主体是外来的,因此平民与罗马人民同他们定居和劳动的土地的关系本质不同。平民在政治、法律、婚姻、宗教生活等方面受到的种种歧视表明,罗马平民起初是从属于城邦的无公民权的自由人。  相似文献   
15.
雾霭,淡淡地笼罩在江西婺源程村的上空,给这里的粉墙黑瓦捎上了一层中国水墨画的意境。与光彩夺目的琉璃瓦有别,黑色的瓦普遍为民间采用。它的黑,平易近人、深沉朴素,维系着几千年来中国民众的柴米油盐和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16.
PINK 《南京史志》2011,(11):8-10
在央视群星争辉的主持人中,低调的水均益睿智、儒雅、干练。可在女儿水亦诗心中,这个万人喜爱的名嘴,却是个"可恶"的巫师,硬生生将她从"公主"的宝座上拉下来,变成了芸芸众生中的一介"平民"。好在,在日复一日的斗智斗法中,父女俩竟开始醉心于享受这种"平民"生活。  相似文献   
17.
李占才 《文史天地》2013,(12):43-46
明朝崇祯年间,京师满城县民间出了一个天文爱好者,名叫魏文魁。此人以一介平民,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不顾生计也无意科举,长期在家乡研究天文,先后完成了《历元》和《历测》两部天文学著作。之后他从满城赶往北京,与时任礼部侍郎的国家级顶尖科学家徐光启叫板,  相似文献   
18.
王乐然 《环球人物》2013,(19):88-90
被称为"军人专业户",喜欢在博客上写诗在邢佳栋的粉丝群里,有这样一句形容他的话:"这个人,有点儿像京剧,不知道他的人就是真不知道;一旦知道了,了解了,那就得是痴迷上了。"的确,邢佳栋这个名字是隐藏在他众多作品和角色之后的,或许是因为他低调不喜宣传,也或许是那些角色本身深入人心:《士兵突击》里的副班长伍六一,《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军官虞啸卿《,狂飙支队》司令桥隆飙《,零炮楼》平民英雄贾文清,还有正在多家卫视热播的电视剧《战雷》中排雷英雄林峰。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文学批评观是建立在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化选择基础之上的,充满着一种严谨而深刻的理念,并由此而建构起一套富于其自身特色的文学批评体系,对以后的文学批评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崔岷  马维熙 《史学月刊》2022,(3):113-122
梅尔清《躁动的亡魂:太平天国战争的暴力、失序与死亡》一书论述了太平天国战争战时的暴力与死亡以及战后的情感与记忆,无辜的平民是绝对的主角。凭借“底层眼光”这一视角,梅著走出了一条相对中立的太平天国战争研究路径。以余治、张光烈等为代表的地方精英的救时言行和苦难记忆,特别是平民群像展现出的江南下层人士所经历的战争创伤、尸体埋葬和死难纪念,凝聚成“底层眼光”下普通人的战争书写。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多元的史料运用,使得梅著呈现出精彩的学理识见,却也让它不可避免地渲染上美国中国学研究的理论痕迹,虽然这是梅尔清一再回避的话题。不拘泥于所谓的理论或方法,全力倚靠档案找寻、阐释历史细节,是梅著带给我们的治史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