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李慧  徐铁军  边娜 《神州》2011,(5):32-33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网络化"已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而高等院校是"网络化"的前沿。处于大学阶段的青年学生是网络沟通与交流的主要参与者,在2010年4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中统计,截至2009年,在中国3.84亿网民中,有50.7%的网民是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这个群体已经接近2亿,大学生网民是网络使用最活跃的群体之一,该群体在大部分网络应用上的使用率都最高。网络一方面网络以它的信息容量大、快捷性、民主性、包容性、  相似文献   
32.
《中国地方志》2011,(10):40-40
2011年8月2~5日,两岸合编《妈祖文化志》编纂研讨会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福建省地方志编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罗健、副主任江荣全,福建省台办巡视员韦忠慈,台湾妈祖联谊会会长郑铭坤、副会长何达煌,以及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泉州师范学院,莆田学院和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宗教学会、台湾教育大学、台中技术学院、明道大学、台湾中山大学、  相似文献   
33.
2020年1月10日,由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世界侨情报告(2019)》蓝皮书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北京华文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的撰写人员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代表以及部分新闻媒体记者共30余人出席发布会。  相似文献   
34.
《湖南文史》2012,(5):50-50
1951年夏天.全国土改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西南师范学院教授吴宓听到自己所在的外语系有一位女生遇到了麻烦:被农民脱了裤子打屁股。这位女生虽出生于地主家庭,但解放前就加入了我党领导下的青年团组织。其父在土改中被斗得死去活来.绝望之下.悄悄来到重庆,准备和女儿见上一面就投江自尽。  相似文献   
35.
2011年10月20—23日,金秋十月,在张大千故居——四川内江迎来了一场盛会。它是由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主办、内江师范学院和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承办的"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六十多所高校、科研机构、杂志社、出版社、学报编辑部的近百名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出席了会议。学会秘书长俞金  相似文献   
36.
光阴荏苒,著名教育家、书法家,原西北师范学院副院长马竞先先生离开我们已经15年了。他一生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他留给世人的书法遗墨,永远值得我们缅怀。  相似文献   
37.
一 1978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局和桂林地区政府联合在灌阳召开“红军过桂北”学术研讨会,除地区各县文化局的同志出席外,还邀请广西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近现代史教研室的同志参加。那时已是“文革”以后,我也在被邀之列。我没有到过灌阳,很想借此机会了解一些有关唐景崧的史料,同时看看清代咸丰年间胡有禄、朱洪英在灌阳建立“升平天国”天地会政权的遗址。  相似文献   
38.
我的父亲赵毓祥先生生于1901年7月12日贵阳老宅。这是一个“书香人家”。老宅在猫猫巷(现称虎门巷)5号。临街至大门有一条长约20米的通道,大门侧有一株有数百年树龄的大柏树。大门的门楣上悬挂有“文魁”、“进士第”的黑底金字匾额。走进大门、二门,是一石板院落,四周种有四季长青的金竹,中间有一株西府海棠,树下是一座假山,院落置有各种盆景。  相似文献   
39.
1958年,刚刚结束反右斗争,紧接着又开始“大跃进”。我从上海进修回到桂林师范学院,来不及整理上课讲义,就停课投入其中。当时,全国上下极其狂热,提出全民大办农业、大办工业、大办钢铁、大办教育,提出“超英赶美”和一系列高指标,并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确定为大家都要遵循的总路线。  相似文献   
40.
灾害文化是人类在与自然灾害共生过程中总结形成并代代相传的集体智慧、传统知识及经验总结。②历史继承性是灾害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强调从时间的角度认识灾害文化,认为灾害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有一定继承性的、长期的过程,因此要认识它,便有必要追溯其发展历史和发展过程。灾害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凸显了以时间为坐标轴的灾害史研究对灾害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